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经济台滚动新闻 >

[今日观察]新疆新观察 从“牧”民到“居”民(2010.8.2)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2日 23: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今日观察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进入[今日观察]>>


    新疆新观察 从“牧”民到“居”民
      
    解说:从“逐水草而居”到“安居乐业”,民生水利建设,让阿勒泰农牧民生活大变样。《今日观察》系列节目《新疆新观察》。 
      
    主持人(王小丫):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要继续对新疆的观察。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在新疆北部的采访当中就发现,在这里以前四处游牧的牧民已经开始告别了传统的放牧生活,实现了定居。“牧民定居”、“富民兴牧”,在这些新概念、新提法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新疆人民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呢?新疆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最基础的保障来自于哪里呢?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来自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行署的副专员赵杰,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赵杰:您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我们评论员张鸿。同时请大家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或者是加入号码为123456789的QQ来发表您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通过我们栏目记者的实地体验和调查,来看一看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的生活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记者:这里是新疆阿尔泰的吾齐力克夏季牧场,我们了解到在这片牧场目前有3个乡,一共有200多户牧民在这里放牧,每年的6月底或7月初,他们就将带着他们的家当来到这里。
    解说:在这个牧场我们遇到了放牧了几十年的牧民哈里别克,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的毡房作客,不过,记者在这里没看到电视,也没看到电话,长久以来,哈萨克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一年四季追逐着水草游牧在牧场上,每年都要赶着牛羊转场十几次,甚至几十次。
    记者:你想不想定居下来?
    哈里别克(牧民):当然想定居下来。
    记者:你觉得定居有什么好处?
    哈里别克:定居还是好一点,有地种,房子也盖得好得很,什么东西都还可以。
    解说:离开了吾齐力克夏季牧场,记者来到了福海县齐干吉迭村,这是一个牧民定居村。2007年开始在这个村定居的牧民胡都斯正和老伴在自家的小院中浇菜地。提到定居之后的生活,胡都斯的感受可真不少。
    胡都斯(牧民):电也有,电话也有,公路也通了,自来水也通了,从来没种过菜,我们也会种了,不用去买菜了。这个真是好得很,给我们弄的。
    解说:胡都斯定居后,政府帮助他建造了70平米的住房,还建造了小院、羊圈,并分配给了他60亩草料地。冬天,胡都斯可以在自家的羊圈里养羊,不用去山里放牧,也不用再害怕雪灾,去年新疆6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中,胡都斯的羊一只都没有死,胡都斯告诉我们,他在草料地里除了种植牛羊需要的饲料之外,还种植了经济作物,一边养羊,一边种地,胡都斯的收入比放牧的时候增加了不少。
    胡都斯(牧民):过去一年(收入)是一万块钱,现在是一年(收入)三万块钱,过去三年的钱现在一年就赚了。
    解说:在齐干吉迭村有140户和胡都斯一样,过着定居生活的牧民,他们充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过上了和城里人几乎一样的生活。截止到2009年阿勒泰地区累计实现标准化牧民定居6421户,2.8万人,分别占全地区牧民总数和牧业人口的18.4%和19.3%。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这个“逐水草而居”,其实就是一种水在哪里,草在哪里,我们的牧民就在哪里生活,这是一个千百年来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但是我们在小片里看到,有一位牧民他非常强地希望改变这种游牧式的这种生活,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定居下来?
    张鸿:记者回来跟我说,有一些牧民确实是觉得游牧比较辛苦,因为咱们看文学作品,看电影、看电视会觉得特别浪漫,但是我们的记者采访了一个牧民呢,他一年最多要搬一百多次家。
    主持人:一百多次?
    张鸿:他们叫转场,就是从这个场到那个场,一个典型的牧民家庭大概是这样的,就是他大概有五口人左右,然后有四、五峰骆驼,然后有几头牛,再有一百只左右的,几十只到一百只左右的羊,这个主要是用来赚钱的,当然还有几匹马。就这么多牲畜一年要搬个一百多次家,然后到哪儿去都要盖一个,他们叫毡房子,如果小的话,我刚刚请教过赵专员,叫?
    赵杰:叫霍斯。
    张鸿:对,叫霍斯,就是一个小的账篷。然后呢,比如现在他是在夏季牧场里,夏季牧场里面然后到8、9月份的时候可能天会冷,会下雪,下雪以后就搬到春秋牧场里,春秋牧场以后再过几个月搬到冬牧场里,然后再转过头来,雪化了以后再到春秋牧场然后再到夏季牧场,就是这么不停的,哪个地方,就你所说“逐水草而居”,其实是什么,其实人跟牲畜走,就是哪有水草,牲畜在哪能生活,所以他只能人牺牲一些自己的这个安逸然后跟着它走。看着很浪漫,但是它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他的收入来源非常单一,没有保障,你像遇到去年那样大的雪灾,那些羊就全没了,羊没了他的收入来源也就没了。
    主持人:这个要定居下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因为牲畜它得吃草,它得喝水,得跟着它走,要把它固定下来了怎么做呢?
    赵杰(新疆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我们总结啊,这个定居要先定畜,必须要牲畜先定下来,定畜就要先定草,定草就要先定地,定完地以后关键是要定水。
    主持人: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个水利设施上?
    赵杰:是,只有把水利设施搞好了,饲草料地的灌溉才能实现,这样牧民才能够这个草有保证,料有保证,定居下来的牲畜才能安全的越冬。应该说随着我们水利事业的发展的速度的不断加快,牧民定居步伐在不断加快。
    主持人: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这个水利的问题啊。
    赵杰:水利啊,咱们农业的命脉,也是万物之源,我们牧业呢,主要过去这种游牧呢,它主要是一种靠天吃饭,三年一小灾,这五年就要遇到一场大灾,必须要使它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一种转变,总结我们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大胆的探索这个牧民定居,经过20多年来反复的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现在我们提出来一个牧民定居的标准,叫“三通”,就是要达到通水、通路、通电。
    主持人:这是“三通”?
    赵杰:要有“四有”,要有住房、有圈棚、有草料地、有林带。“五配套”就是各项技术的服务配套,学校、卫生院、商店,还有咱们的办公室,老百姓在一块开会活动用的办公室,这方面的配套。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规划咱们的牧民定居。
    主持人:那么在这里,我们也采访到了新疆自治区水利厅的副厅长邓铭江,现在我们来听听他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