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证券市场 >

回归理性投资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8日 07: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记者此番走访银行渠道听到的最多的话,一句是“基金销售行情起来了,股票型基金好卖了”,另一句则是“要是能在三季度或者更早的时候进来(买基金),现在的收益很客观”。

  记者问:“似乎市场中在高位建仓的基民远比低位建仓的基民要多?”理财经理笑道:“人之常情嘛,散户都是追涨杀跌的,什么火了买什么。”

  民生银行(600016)的理财经理赵女士回忆说,07年的时候投资者在网点门口排队疯抢基金,不管哪只能买到就行,差点把网点的移动门挤坏;08年末自己磨破嘴皮子也说不动顾客投基,只好发动亲戚朋友来帮忙。“07年进去的人或许好不容易才解套,而行情最差的时候被我‘拉下水’的人现在都已经‘笑不动’了”。

  “长期来看,投资只能解决大概率问题,但变数无处不在,今天看似确定性的东西,前提条件或预设一变就不确定了。” 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储先生认为,投资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对于基民也该如此。

  那又该如何做到有弹性的投资呢?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应注重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指出,股票、债券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资产配置是长期投资回报的主要决定因素,积极和有效的资产配置是提高回报的关键要素。根据相关研究,美国市场退休基金在1977年-1987年期间取得的回报业绩中,约92%是归功于资产配置决策,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的总计贡献只占6.4%。

  “其实市面上几类基金都各有特点,投资者不必仅盯着现下股票型基金的高收益,而应该做一个资产配置,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享受资产升值的快乐,”赵女士说:“现在机构对于后市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基民应小心陷入过分配置高风险基金或是高位接盘的泥淖。哪怕机构看法一致了,也不一定准,07年的情况就是教训。”

  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在投资过程中要注重“平衡”,平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资产类别上进行平衡,依据个人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起来,进行组合化投资,可以进一步优化整体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水平;也可以在买入时机上进行平衡,进行定期定额的投资;此外,还可以在投资区域上进行平衡,搭配国内A股产品和海外投资产品。

  虽然将资产配置的观念提升一个高度对于中国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少渠道理财经理认为,经过了牛市和熊市的洗礼,基民已经不再对基金抱有不切实际的收益率要求,对基金的认识更为成熟和理性,而一个必然得到正反馈的现象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越是成熟和理性的基民越有可能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取得更为理想的投资收益。

  “理性的背后是基民经历了大浪淘沙洗礼后日渐成熟的投资心态,而与此同时,渠道和销售机构也正变得更为专业化。”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