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要让人当真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08: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昨天所说,“实事求是”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一个前提。往下,则需要一点技巧。最重要一项,要一本正经,不可被人轻视。

  已经有人预测中国明年可能加息6次。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彭博资讯的报道说,日本瑞穗研究所认为,由于通货膨胀进一步成为中国经济的顽症,中国在明年年底前有可能加息6次。瑞穗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Takamoto Suzuki说,中国央行一直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流动性,但鉴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接近20%,继续上调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如果中国央行在明年年底前将利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将不会令人意外。

  对于是否动用连续加息手段,北京内部似有不同意见。前天,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树清表示,中国央行应该提高金融机构基准利率,因为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将不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郭树清称,当前的形势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他特别指出,若监管得当,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不一定会导致热钱流入。

  而更早些,中国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则称,将利率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将提高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从而引发更多热钱涌入。热钱涌入又会产生资产泡沫,弱化加息的效果。《证券时报》也援引未具名权威人士的话报道称,考虑到加息可能加快热钱流入步伐,中国央行短期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在投资者看来,尽管通货膨胀形势令人愈加担忧,但中国央行在加息问题上显然犹豫不决。理由之一正是担心利率提高后将吸引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正因为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汇率高度相关,中国无法制定与美国背道而驰的货币政策,当中美两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中截然不同的位置时,这种关联实际上妨碍了北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当然,如果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上升,加息难免。中国央行所纠结的,是将如何减缓中美间利差引发的资金流入。

  幸好短期内还有一样工具可为替代——存款准备金率。这已经成为北京最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中国央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仅过去30天内就上调了3次。但这一政策工具的效用也在递减。最近一次,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央行会加息,结果却仍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此认为紧缩力度不及预期,商品和证券价格反而大幅飙升。近在中国内地,股市闻讯大涨,基准上证综指当天收盘涨2.9%。远至欧洲,伦敦交易所工业金属价格也是应声上涨。

  明年怎么办?加息之外,一个可以缓解矛盾而又极其敏感的货币政策选择是加大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允许其缓步而稳定地升值。三年前,在本轮金融危机之前,北京上一轮紧缩周期就是曾试用过以下政策组合:以缓慢的人民币升值和加息为主,并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央行票据发行为辅,吸收过量流入的资本。

  我担心的是,中国央行当前的举措和政策信号,对于遏制通货膨胀预期仍显不够。可以预见,12月份中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走低,中国央行可以稍作观望,再考虑利率政策。但无论如何,下一次出手紧缩要能让人当真。市场和投资者被调戏太久,或会失控。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电邮:chenxuchenxu@msn.cn,本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