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温和通胀或成中国经济常态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14: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国网-半岛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刘宝宏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

  临近年关,物价走势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方面,央行12月15日发布的《2010年第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达到1999年4季度以来最低点,另一方面,在CPI涨幅“超5”的背景下,国务院为稳定消费价格打出了政策“组合拳”,蔬菜和部分食品价格应声而落。那么,未来的物价走势到底是进一步攀升还是逐步回落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理论大师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由此推论,导致近期我国物价不断攀升的主要根源在于货币太多,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又可分为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就国内来看,前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遏制经济下滑,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过多货币;就国际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缓解经济危机,通过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向市场注入货币量。

  实际上,近期我国物价上涨更多地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即由于美元泛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引起国内其他商品的连锁上涨。近日,中央经济会议定调我国明年实行“稳健货币政策”,而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在14日召开例会后发表声明说,继续执行逐月购买总计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计划,即继续开动“美元印钞机”。一系列措施,导致我国物价上涨的根本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物价趋势掉头向下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特别是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受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年内农产品价格仍然面临着一定的上涨压力。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对价格机制的扭曲以及经济体系的破坏也是众所周知。所以,我国政府绝不会放任物价飞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明年经济工作安排重点是抑通胀、调结构、重民生、保平稳。虽然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但抑通胀排在其他三个目标之前,已经反映了政府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信心与决心。因此,可以预期,一旦通货膨胀率超出政策可容忍度,必然会遭到强有力政策的打压。近一个时期,我国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即是明证。

  虽然我国通胀压力犹存,但在抑通胀政策随时可能出台的“威慑”之下,物价走势难有大起大落,更可能的走势是温和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每年按一定比率缓慢爬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14日透露,中央提出2011年CPI升幅目标为4%,可看作上述推论的一个例证。心理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非经济因素,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上升。所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将成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同时,作为普通百姓,如何适应温和通胀情形下的生活,也将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