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谁为经济与社会政策脱节买单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5日 1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脱节,正在“治堵热”、“地铁热”中显现。

  北京为治堵大举修建地铁,一些大城市乃至中型城市,也纷纷推出了各地的地铁计划。目前已经有上海、沈阳、杭州、无锡等20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投入运营或者正在建设,而正在进行申报的则更多。

  不过,目前的地铁热正是房地产与汽车行业盲目扩张、城市无法承受的必然后果。

  房地产与汽车行业是拉动中国经济与内需最重要的行业,毋庸讳言,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拉动内需靠的就是房地产疯狂与汽车业的兴旺。依靠税收优惠,2009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后,2010年产销量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达到1800万辆左右。

  然而,经济刺激政策在令房地产和汽车业繁荣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大量的社会问题。现在,这些社会问题正在让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焦头烂额,不得不通过大规模修建保障房、治堵、建地铁等措施来应对。

  房地产业在过去两年的疯狂繁荣,令房价飙升、泡沫堆积,更令大量的中低收入群体成为买不起房的“房奴”。高房价也让城市的规模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大城市正在变成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正在膨胀为大城市。

  而汽车业恰恰与房地产业的繁荣并肩而行。人们或者因为买了汽车而得以购买较便宜的郊区楼盘,或者因为购买了远郊的房产而不得不买汽车代步。

  政策的制定者并未意识到,对房地产和汽车业的刺激,会引发怎样的社会后果,因而也缺乏及时的政策修正与应对。直到现在很多地方大城市病纷纷涌现,潮汐式的车流与人流堵满了街道,城市空气质量堪忧。这时,各地才不得不采取“治堵”等社会政策。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脱节,使普通民众成为主要买单者。他们不但为房地产和汽车业的繁荣直接付费,而且,也要承担拥堵、环境污染等后果,而且在“治堵”中还要出让部分权利。经济政策先是鼓励民众买房、买车,现在,社会政策又反其道而行之,限制民众买房、买车。政策失调,怎么不令民众怨声载道?

  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脱节的现状,一边治堵一边继续鼓励汽车业的发展,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化。根据目前主要车企的规划,到2015年,年产能将会超过3000万辆。届时拥堵将会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现在,对一些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进行重新评估,或许正是时候。在这个时候,不仅要重估他们激进的产业发展规划,而且,必须要跟进相应的社会效果评估。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不应继续脱节。

  不过,现在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是,我们或许正陷入这种“脱节”的恶性循环之中。各地如相继跟进用力“治堵”,那么汽车业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回,新能源汽车的推动恐怕也将阻力重重。今后如不能自由买车,或者开车不便,也会令郊区的房产和土地贬值。如此,地方政府又将面临土地财政的饥荒。

  支持土地财政、支持房地产市场,汽车不行了,地铁于是成为新的“救市大兵”。“地铁一响黄金万两”,政府为了保证资金投入,就必须增加税费,增加土地收入,增加银行信贷。于是,一个大规模修建地铁的城市,房价仍将上涨。

  其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不能再重蹈这恶性循环的覆辙。宜居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应当是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和谐统一,应当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为本,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继续追求GDP、财政收入和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