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目标:投行亚洲的领跑者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2日 00: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田芸

  2010年7月离开瑞士银行,10月正式加入德意志银行成为亚洲区投资银行部主席,蔡洪平的华丽转身,牵动着两家世界级银行在中国的命运。

  对于许多企业和银行界人士,蔡洪平似乎是一个坐标式的人物,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始人之一,他参与建立了H股市场、实现了“中国股票溢价”。他被企业家叫做“老蔡”,被圈内人士称为 “首富园丁”、“中国民营海外上市之父”。有人曾统计,中国已经上市的民企里,68%的IPO都有他参与,“其实国企上市我参与的也一样多。”蔡洪平说。

  2010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对于市场格局的变化,蔡洪平有着自己的判断:“全亚洲、全中国的客户已经完全变了,”他认为专门做关系的银行家以后再难有成就,投行“站着就把钱给挣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必须弯下身段来做服务。”

  冲击亚洲区投行业务的领跑者,是蔡洪平“德银时代”的第一个新年愿望。

  投行新格局

  经济观察报:据了解,德银去年不论在全球还是在亚洲地区的投行业务排名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能否透露德银去年投行的业绩和今年的业绩目标?

  蔡洪平:德银去年的投行业绩还没有公布,但我可以透露一下,2010年德银的股本业务在中国乃至亚洲区可以说崛起了。IPO业务排在前三位,完全进入第一梯队。全球IPO三大单,德银都参与了,AIA、农行和美国GM的项目全有德银牵头,这个历史上很少有的。

  在我看来,去年的业绩只是第一步,2011年的目标是争夺亚洲投行业务的领跑位置。

  经济观察报:2010年国际投行经历了一次大洗牌,业务收入排名都有非常大的变动,你是否认为投资银行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蔡洪平:金融风暴以后全球银行的确都在大洗牌。几家之前叱咤风云的大银行在金融危机后面临股东的巨大压力,股东迫切期待股价回到之前的位置,造成管理层必须增加收益、缩小成本。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这样做,造成了杀鸡取卵的现象。几家受创的大银行在员工薪酬和发展新产品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很多限制,人才流失严重,疗伤期远远长于想象。

  如果把投行间的竞争比作赛车,那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弯道,过弯道是对赛车手最大的考验,如果一个弯道翻了车,在后面的比赛里肯定要被甩出好几圈去。

  “弯下身段”挣钱

  经济观察报:去年亚太地区投行业务总量全球称冠,目前国际投行在此的竞争愈发激烈,德银是否正在转变一些布局以应对挑战?

  蔡洪平:德银的确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从二元化的领导结构向一元化的转变。原来德银的投资银行二级市场这块是分开的,但是现在正在整合成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二级市场业务统筹在一起的一元化体系。银行要变成多功能服务全能型银行,银行家也要变成全能银行家。

  现在,我要求亚洲区特别是中国实施“一个银行三个市场”的策略,全方位提供A股、香港和国际市场的服务;而服务上市前的项目要有三个产品:过桥贷款、直接融资、IPO,上市以后有四个或者五个产品,配股、可转债、美元和人民币的公司债,还有兼并收购。

  在这样的路线下,我主张德银以后不设专门做关系的银行家,每个人都要成为有处方权的医生。

  经济观察报:在农业银行、友邦保险纷纷上市之后,市场有人认为“大单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你怎样看待2011年亚洲投行业务市场机会?

  蔡洪平:如果担心大单时代已经过去,那华尔街早就消失了,因为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大项目都已经上市。我认为中国的投资银行、国际银行业的亚洲区和中国地区的这个银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和人民币的进一步开放会需要国际银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超大项目不见得挣大钱,而大中小型项目才能赚大钱,今年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都呈现这样的格局,为什么?超大项目实在竞争太激烈了,不差钱。这种项目里好的投行的商业贡献很难显示出来,竞争在于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拿项目。

  今后投行市场上要靠大中甚至小项目赚大钱。这就是对关系型银行模型的打击,投行必须弯下身段来做服务。而德银也会非常重视中小板和创业板,以前合资券商不做这块,而我们会“吃螃蟹”。

  经济观察报:今年市场关注的两件大事:香港推人民币股票、上海推国际板,这将给投资银行带来怎样的机会?

  蔡洪平: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最大的问题是创造需求,这要依靠三样东西,那就是债券、股票和衍生产品。等这个市场发展到了两三万亿以上,假以时日,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人民币就国际化了。国际板如能面市,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发A股股票,这也是解决人民币需求问题。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投行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