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揭开狩猎运动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3日 21: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实习记者 王晓文报道

  2010年12月底,北京旅游界抛出了一条重磅消息:密云县在一场招商会上宣布,将在京郊云岫谷风景区建造华北最大的狩猎场,项目包括6000余亩封闭式狩猎场、100平方公里的开放式狩猎区。

  狩猎运动在国外已经是一项成熟的体育运动,并拥有极大的市场。在国内,大多数人对狩猎运动尚不了解。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狩猎运动也逐渐进入百姓视野,狩猎行业作为一项国内的新兴产业也面临新的飞跃。

  国内狩猎一直冷谈

  近年来,狩猎市场一直没有吸引国内人们的注意力,与如火如荼的国外专业化的狩猎市场根本无法匹配,狩猎这种户外运动项目也是处在漫长的冷淡期中。自1985年中国第一家国际狩猎场落座黑龙江桃山,中国现代狩猎运动事实上已经正式开展了将近20多年,但仍然鲜为人知。

  与此相对,早在1985年,美国猎人克莱恩·伯格在青海以1.06万美元猎走一只岩羊,从此,每年都有国际猎人到中国的土地上来狩猎。按中国林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85年到2005年底,我国共接待国际猎人1101人次,猎捕的野生动物1347头,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3000多万美元的保护资金。

  2006年8月,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才对这个已经存在了20多年的活动详细地作了介绍。狩猎运动,才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5年之后,北京密云县宣布将建华北最大的狩猎场消息又引来一片争议,使更多的国人开始认识狩猎。

  市场发展任重道远

  但是,目前狩猎市场的境况并不如人意。国内诸多狩猎场由于经营模式单一,猎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知识匮乏,狩猎动物品种有限等原因,而处于半关闭状态。

  曾一度门庭若市的京郊著名的云岫谷风景区的狩猎场,是北京仅有的两家拥有狩猎牌照的合法狩猎场之一。如今其基本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状态。隆冬本应为狩猎的旺季,如今买卖却异常萧条。

  经营模式单一也是限制狩猎场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狩猎场主要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管理模式。封闭式狩猎场主要考虑到动物不好控制或树林密集,围栏全部围起来。这种经营模式成本很高,因为必须用密闭的围栏围上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投资很大。开放式的狩猎场,由于动物种群数量和密度达不到狩猎的要求,且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目前在国内也比较少见。

  在国内,猎场具有猎场相关知识技能的人员缺乏。据云岫谷风景区的狩猎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导猎员和管理员都是旁边遥桥峪村的村民。该猎场的近10名导猎员经过了一些简单的枪支使用培训就上岗了,对于如何寻找猎物,大多“凭经验”。

  同时,狩猎动物品种有限,加上资金匮乏不足以弥补繁育动物,也导致很多猎手没了兴趣。再加上狩猎相关产业发展不健全,无法与国外成熟的狩猎产业链相比。“一个专业的猎人仅身上的装备可能就需要二三十万元。从帽子、服装、鞋子等行头,到狩猎用的猎枪、越野车,还有帐篷、指南针、刀具等辅助工具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很成熟的产业链。”一位熟悉国际狩猎市场发展的业内人士说。

  引导狩猎产业健康发展

  如何引导狩猎运动健康发展,让动物保护与狩猎运动平衡发展?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张明海教授认为,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还是有很多地区在发展狩猎场和保护物种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比如青海的都兰狩猎场。以盘羊为例,猎杀一只盘羊的价格在2万美元左右。“盘羊的角很好看,外国狩猎者都很喜欢狩猎盘羊。针对外国人狩猎,当地的人们也比较支持。因为这些外国人来了以后,狩猎的一部分钱会分给当地人。当地人也愿意保护这些动物,因为保护这些羊能变成钱。所以经济效益和保护挂钩了。” 而且,中国大部分合法狩猎场供狩猎的动物基本是圈养,狩猎野生动物是被严格禁止的。

  张明海教授同时强调,狩猎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活动,但开展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狩猎活动又是一种新兴的行业。“目前来看,确实需要国家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条例。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对于很多狩猎的方式和方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比如哪些动物是可以狩猎的,哪些是限制的,限制多少,哪些地方允许开狩猎场,狩猎场的范围如何限制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以后对于违法狩猎行为的处理会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