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基建配套行业有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07: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快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当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让新兴市场饱受通胀压力之时,中东和北非紧张的政治局势推动国际原油一口气冲破百元大关,通胀形势开始雪上加霜。上周六,在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高级工商管理论坛上,国内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与众多来自珠三角制造业人士分享了自己对今年经济趋势的看法。在现场她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4%的物价调控目标有压力。不仅如此,在未来5至10年中国都会处在通胀压力期。

  国内通胀预期持续恶化

  新快报:上周国际原油价格再度破百,这是否会推动国内通胀形势恶化,国家调控目标有没有压力?如何看待今年的通胀形势?

  叶檀:当然会恶化。现在CPI还在上升中,油价上涨又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就会上升,物价就上涨,今年4%的调控任务会有压力。

  不难发现,目前处在通胀预期持续恶化的过程中。我的判断是基于债券收益率和全球资金在债券市场的流向。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金融衍生品总量是560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后是600万亿美元。全球资金不降反升,这从全球流动性就能看到通胀风险。今年一月份,连希腊和西班牙的国债都能以高价卖出,这也说明全球资金量是充裕的。而美国,其企业债连续两年发行规模都高达一万亿美元,显示美国金融和实体经济都在急剧扩张之中,资金同样充裕。在此背景下,全球和国内的通胀预期都不会降低。

  另一方面,国内自身因素,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投资在我国固定投资中占比33%,如果房地产增速下降,中国的GDP增速也将随之放缓。今年一月份房地产投资环比增速是12.3%,而去年十一月份这个数是36.7%,两个月下降超过20%。现在业内有预测说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在15%左右,这仅是往年的一半。房地产投资下降,其它投资就必然会膨胀,主要表现在基建和保障房方面,而这两种投资上升就代表着中国的债务规模将要扩大,这也会导致通胀。

  现在可以看见的警示是,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预计我国在未来5年内都会处于投资高峰期;未来5至10年都会处于通胀压力期。

  对于加息,央行两难

  新快报:现在央行已经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3次加息,而通胀压力仍在持续恶化,决策层是否将开始密集使用加息手段?

  叶檀:对于加息,央行处于两难境地,因此我们看到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了常规武器。表面上,我们看见货币政策一直在紧缩,但与此同时,央行却还在“暗中”向市场投放资金。自去年11月15日当周开始,央行连续15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总计达到了10520亿元。因为负利率,民间资金都不愿意存到银行,19.5%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根本交不出来,央行不得不释放资金。

  一切都显示央行应该加息,如果要改变负利率现状,起码要加息六次。但是,央行要考虑的太多,大型企业和地方债务,以及遍地开花的基建项目,都使其不愿意轻易动用这一工具。以高铁为例,2009年铁道部门要支付的利息已经达到400亿元以上,如果一直加息铁道部就要破产,而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像现在仍处于大建设周期的高速公路,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债务风险。

  但尽管如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只有加息。预计最快今年下半年欧洲央行很有可能进入加息周期,中国的加息步伐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另外,便是严厉地控制热钱的进出。

  投资思路:“不找小姐找丫鬟”

  新快报:在如此环境下,老百姓普遍担忧资产缩水,在资产配置上有什么建议?怎么看现在大规模的买金潮?

  叶檀:频现的买金大单应该还是出自于对资产保值的需求为主,现在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如何发展还是未知数,还可以适当逢低做多。在投资上,其实自己做好熟悉的那一块就够了,现在是专业的投资时代,如果只是跟风都会被洗出去。在配置上,黄金加上房地产,再加一点证券会比较均衡,其中证券可以用高风险和基金做搭配。

  新快报:你曾经说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不能再碰,为什么?又有哪些板块会存在投资机会呢?

  叶檀:从十二五期间的资金流向能看出,银行近两年都会处于埋单期。尽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被迫负债会很高,盈利节节下降。基建方面,十二五期间高铁每年投入要达7000亿元,五年就要3.5万亿元;航空,投入1.5万亿元,包括要建54个新机场;还有保障房建设、农村水利建设等。不难发现,上述都存在庞大的资金缺口,需要用银行的钱来垫付。而银行也需要对冲亏损,接下来便能看到大规模的城商行上市,以及不断的再融资潮。

  不过,宏观政策也使一些板块涌现出了机会。以“不找小姐找丫鬟”的思路进行选择,像基建配套企业,尽管高铁本身难盈利,但如果为其做零部件的一些民营企业,有尖端的技术,不论上游怎么亏都能看见实实在在的利润来源。还有节能环保,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对节能减排都是有明确量化考核指标的,与实际政绩相挂钩,这都形成了利好。此外,还有医药、消费等都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