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流动性宽裕未必带来更多政策紧缩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5日 03: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周艳

  尽管流动性持续宽裕的格局给我国当前应对通胀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在经济增长动能呈现趋缓迹象的背景下,是否需要出台进一步的货币紧缩措施还有待经济数据的确认。

  最近一段时间,境外资金的流入保持强劲的大幅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5016亿元,较去年12月份环比增长了24%。新增外汇占款已经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1月份,贸易顺差为6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FDI)为100亿美元,新增外汇占款中扣除这两项,得到非金融性结汇高达3931亿元,环比增长近76%,与去年10月份的高点相比增加了1069亿元,这与其他部分新兴经济体的资金逆流形成较大的反差。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10亿元3月期央票,进行400亿元的91天期正回购操作。其中,3月央票的发行价格基本持平,参考收益率微涨0.72个基点至2.6314%;91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稳定在2.63%,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1030亿元。迄今,央行已连续16周实现资金净投放,累计规模达到11550亿元。当前,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紧缩预期不断强化、经济景气度较好、外部资金避险需求等多种因素的触动下,短期内外部资金仍将保持净流入态势。这预示着我国流动性充实的局面仍将持续。此外,3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6870亿元,在公开市场操作难以加大力度的情况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回收流动性或成为常态。

  一般说来,新增外汇占款位于高位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也较强。上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GDP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新增外汇占款持续居于高位,经济增速重新回到两位数的增长轨道。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仍然存在,美日韩上演军事演习,中东、北非动乱还在持续,亚非皆不宁,欧美岂可独善?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美国经济的复苏苦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去年第四季度GDP 季环比折年率下修至2.8%。反观国内经济,似乎风景这边独好。

  但多项先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52.2%,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显示经济增速面临回落趋势;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景气度的先行指标,该数据1月份大幅下降至13.6%,环比下降7.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经营活跃度的大幅降低。此外,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纽约油价上周破百,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国内石油需求的52%靠进口。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无疑会让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受阻。

  进入2011年,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迹象。尽管通胀预期依然较低,但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状况持续下去,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放缓、通胀预期上升。为此,伯南克上周表示,美联储准备采取措施应对通胀风险。欧洲方面,欧债危机担忧虽未能解除,但2月PMI 初值再创新高至59%,企业景气指标稳定向上,各信心指数也开始回升,欧洲经济的复苏看来可期。不过,由于欧洲更担心通胀风险,因此在加息方面,欧洲央行的动作可能较美国为快。

  回看国内,央行虽要有效管理流动性以保持物价稳定,但通胀高企和增长放缓的组合将使得货币政策的取向左右为难。中央政府近期表示,我国已经将“十二五”期间的年经济增速目标确定为7%。防范经济过快增长带来的通胀压力,防止货币政策的过度紧缩带来宏观经济的“硬着陆”,可能是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抉择,加之外部环境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预计,央行将密切关注未来的通胀指标和先行指标,以确定是否加大货币紧缩力度。

  (作者供职于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