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保障房资金来源需多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06: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韩雪萌

  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数额庞大,财政投入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需要多方筹集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是多方筹措中的一个来源。银行需要与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研究有效的资金供应方式。只有把这个问题根本解决,才能把保障房建设落到实处。

  记者韩雪萌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保障房建设的大段阐述,引发“两会”代表委员高度关切。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保障房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签署“军令状”,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决心。但是,保障房建设要从宏伟“蓝图”化为现实中的一排排民居,需要投入的是真金白银。巨额资金来源如何保障?不仅成为今年“两会”期间谈论的热点话题,也将是保障房建设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随着保障房制度的建立,过去几年间,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中央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达到1336亿元。而此前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为47.4亿元。仅在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按照计划,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保障房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保障房建设强调了问责制。他明确表示,要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总理报告指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但是,对于保障房建设的“大提速”,有报道称,不少地方官员感到“资金压力很大。”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这项工程在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由于巨大的资金需求,也给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压力。保障性住房不同于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建设运营期长,利润率较低,商业房地产企业参与动力不足,融资困难较大。据记者了解,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有两个资金来源,一是中央财政补助,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按照我国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规模预估,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实际供求缺口还有4000万套左右。国务院和住建部计划在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相比2010年增长72.4%,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总投资额预计1.3万亿元,可看得见的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1300亿元;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假如足额到位最多也就1350亿元;另外,再加上动用有限的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其余大部分缺口需要依靠存在很大不定因素的金融及发债来完成。如何破解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这些瓶颈?其中一些人对信贷资金抱有很大期待。年初,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集体表态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可以视作银行方面对此的表态。但是,由于保障房项目涉及拆迁、开发、销售、回笼的全流程,关联方多,情况复杂、体量巨大、各地实施运作模式差异化明显,防控合规性与政策性风险成为银行投放贷款的掣肘。因此,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银行方面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大。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银监会将对固定资产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重点风险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大型保障性住房信贷不准打包。他同时透露,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前提下,今年信贷增速将在15%左右。针对房地产调控对银行坏账的压力,银监会已经做过压力测试,底线数字是30%。阎庆民称,在“两会”期间,将就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提交提案。也有的委员提议,应该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或者引进保险资金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填补保障性住房建设庞大的资金缺口。

  显然,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数额庞大,财政投入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需要多方筹集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是多方筹措中的一个来源。银行需要与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研究有效的资金供应方式。只有把这个问题根本解决,才能把保障房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