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警惕一路欢歌背后的荆棘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07: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见习记者 何顺岗

  最近几年,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钒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资本市场加快了企业在钒钛产业上的布局,市场仿佛存在这么一个观点:战略资源有限,投资钒钛“钱”景广阔。然而,是否真的如此呢?

  记者原以为,对钒钛这样一个新兴的、充满朝气的产业,无论是投资者、专家、企业高管还是政府部门,他们谈起这个话题来一定会滔滔不绝。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被采访者都不愿过多地谈及钒钛,或是选择回避采访。

  曾经,他们高调进入钒钛市场,积极布局,不断地炒作概念,但当真正触及深层次的探讨时,却又如此的低调。记者不禁要思考,近年来,钒钛产业一路欢歌的背后,真相到底如何?

  三年前,四川宏达股份称将与攀枝花的地方企业联合,组建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政府最近的钒钛产业规划中,对此还有专门介绍:2009年到2015年,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在红格南矿区投资240亿元,建设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到期销售可实现400亿元。

  一个多月来,记者试图从多方了解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进展,但无论是攀枝花市政府,还是宏达股份,都不愿意正面回应。而据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反映,这个项目如今并没有多大进展。而记者在采访攀钢研究院钒专家孙朝辉时才知道,攀枝花红格矿区的钒钛磁铁矿中含有大量的铬,这个元素本身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性,但科研上至今未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此外,天兴仪表和明星电力等企业也曾披露投资陕西的钒钛磁铁矿开采,但从最近的年报上,同样找不到相关的信息。记者曾致电相关企业进行采访,也遭到了委婉拒绝。

  记者在四川省经信委采访时,当推开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办公室的门,想要了解钒钛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时,被办公室的人以“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

  在攀枝花工业园区,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的恒为钛业公司,2007年就大举进行投资,建起了海绵钛生产线,并从各地招揽人才,也曾搞得轰轰烈烈。但四年之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直没有理顺,目前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

  采访四川省钒钛专家李朝柱的时候,他曾提醒记者,钒钛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孙朝辉和钛专家杨仰军的采访,记者了解到,钒钛产业目前的市场还很小,很多领域都还有待开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环保瓶颈和技术壁垒。

  在对攀钢集团、川威集团、华铁钒钛公司、欣宇化工钛业分公司、攀枝花大互通钛业公司的采访中,一些企业高管也指出,我国钒钛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技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但对于这些进入钒钛产业的企业,他们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钒钛市场在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现象仍很严重,存在低价竞争,也有一些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但在高端产品领域,比如氯化钛白、特种钛白等,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综合这些现象不难发现,钒钛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也布满着荆棘。包括技术壁垒、封闭和垄断经营、生态环境制约、新产品的开发程度等,特别是一个企业在科研与经营管理上的投入等方面,都使钒钛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尽管市场对钒钛产业发展的前景看好,但真正要从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中赚到钱,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那些缺少技术积累、人才积累、资本积累与管理积累的企业,如果盲目地进入钒钛产业,则不得不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

  正如李朝柱所说,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百年老店”,只有在市场的冲击中,最后留下的才是胜利者。因此,对于钒钛产业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但投资也要具备必要的实力,盲目地进入,不负责任地进入,最终将倒在满是荆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