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高成长创业板终于露马脚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1日 21: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导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一年半前的创业板是只美丽的孔雀,骄傲地在资本市场中徜徉、开屏;一年半后的创业板变成一只秃尾巴鸡,艳丽的屏毛已经掉光,露出的是臭烘烘的屁股。

  截至4月30日,深交所1270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完了2010年年报。主板48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率42.1%,576家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2.53%,209家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1.2%。结论是:创业板不仅没有表现出传说中的高成长性,反而业绩垫底。

  创业板上市之初,本栏就对创业板的高市盈率提出强烈的质疑和批评。但是像笔者这样既不算“专家”又不是官员的小人物,说的话谁听啊!笔者感兴趣的是,面对铁一般的糟糕数据,当初鼓吹创业板高成长性的专家和机构们,“看今天你怎么说”。脸皮薄一点儿的,暂时性不说话;脸皮厚的,马上反戈一击,猛烈抨击创业板的不是。

  晚了,说什么都晚了。“掠夺者”(原始大股东)中有许多已经完成套现,正在数钱窃喜中;领错路的分析师你也不能杀了他们,或让他们赔偿损失———风险自负,谁让你听呢!

  现在有必要的是,重新分析一下专家们所说的“高成长”逻辑错在哪里。

  专家们所说的“高成长”主要依据的是,创业板公司多涉及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机制灵活、包袱轻等。事实上,中国的创业板小公司大多数是依附于某个行业中的某个大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零配件,是一种产业的延伸和细化。让它们创造或引领某个新兴产业,难!

  这些小企业的产品在某个方面可能确有一定技术含量或者独到之处,但本质上依然是为大公司拾遗补缺,其整体研发力量与大公司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至于机制灵活、包袱轻等,确是事实。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相当一部分小公司的机制“灵活”到没有边界的程度。几个好朋友搭一个草台班子,包装上市,捞一把就走,再办一个新公司,你能管得住吗?小企业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等与大公司相比,更加不可信。其中的造假例子比比皆是,就不一一点名了。

  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不是“船小好掉头”,而是“船大抗风浪”。国有大企业因为占据了强大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舆论资源等,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紧缩只能伤及其皮毛,无碍其大局。在各行业艰难度日的情况下,四大银行首季净赚1700多亿元,“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狂赚575亿元,还叫嚷“免消费税”,其强势姿态一览无余。

  反观小企业,由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20%以上,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极其困难,生存环境更为恶劣。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首先从东南沿海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开始的。

  因此,过高估计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和过低估计其经营面临的风险,是专家们集体犯错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