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国字号房企应专职建设保障房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5日 13: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早报特约评论员 刘涛

  国资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积极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这被媒体解读为相关部门对近期中央领导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要指示的政策响应。

  今年“五一”期间,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视察天津和北京保障房建设工地时再次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让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让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

  随着房地产调控进入“相持阶段”,政府真刀真枪掀起了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浪潮。据住建部公布的计划,2011年全国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今后5年将达到3600万套。今年2月,住建部还代表国务院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这意味着保障房建设切实成为了各地政府的政治任务和考核指标。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已承诺今后5年内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预计保障性住房占新建住房总面积的50%、套数的60%。

  以上种种,充分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心和信心。既然目标和路线图都有了,剩下的问题自然是由谁来负责具体实现。

  由于保障房售价与商品房相比相去甚远,房地产企业向来对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与商品房动辄三四成的暴利相比,保障房的平均利润空间只有4%~6%,并且这还只是账面上的笼统均值。而在几类保障房中,还分三六九等:限价房、动迁房和经济适用房资金回笼快,利润相对可观;公租房、廉租房利润微薄,资金回笼期最高可达30-40年。因此,一旦被分配到后两种保障房任务,开发商常抱怨“有苦说不出”。显然,这样的“苦差事”最终大部分要落到央企和国企头上。

  但这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目前无论中央级房地产企业,还是地方国有房地产企业,其实都是把保障房建设看作“兼差”或“临时任务”,主要心思仍放在商品房开发上。结果很可能是,保障房建设在最初的轰轰烈烈后,很快将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无论是16家央企,还是五大上海本地国企,如果仅以“兼差”和“玩票”的心态来应付“上面”指派的任务,全国3600万套和上海100万套保障房能否如期完成及质量如何,都要打上问号。

  此外,从利益冲突角度看,人们不免有其他担心。比如,当国字号房企们将商品房销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时,大规模兴建保障房带动房价整体下降显然不符合其利益。这是否会导致企业故意拖延工程、降低房屋质量等,外人不得而知。再比如,房地产企业在并非心甘情愿的状态下接受指派任务,若趁机与政府讨价还价,换取廉价拿地和囤积土地等其他方面的“好处”,从长远来看,也将损害公众利益。

  因此,我们建议:不妨“让市场的归市场,政治的归政治”。一方面,既然商品房开发和销售是纯粹的市场行为,那么,“国字号”理当退出,放弃与民争利,让更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民营开发商去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既然保障房建设是政治任务,那么,让具备公共属性的央企和国企来专司其职也完全合乎情理。

  惟有如此,承建保障房的企业才能彻底消除道德上的两难困境,全心全意将这一利国利民之举进行到底。当然,真正把保障房建设搞好,各级政府也应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在保障房资金募集渠道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作者为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