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去库存化周期内铜价仍有调整压力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0日 17: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赵维伟

  核心观点:基本面仍将处于一段去库存化周期,并且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和美国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铜价无力反弹,预计下周延续当前的调整走势,或有跌至65000元/吨的可能。

  操作建议:维持在67000-70000区间卖出的建议,止损70000,仓位20%。若跌破67000(9000美元)的话,可以加码卖出,仓位在30-40%。短线目标位65000(8500美元),中线目标位60000(8000美元)。

  风险:智利罢工事件升级及其他突发事件。

  本周,铜价围绕9000美元上方窄幅震荡,宏观面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兴趣,市场持仓下降,成交下滑。

  从现货市场上看,沪铜现货对期货升水,LME铜现货对期货贴水反映了不同的基本面,但两市成交清淡,买家不足。LME铜库存本周连续上升至1年来的最高,历史最高是2010年初的555000吨。而沪铜库存是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

  前期的经济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增长正大幅放缓,甚至引发部分投资者对二次探底的担忧,铜价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以另一方面,糟糕的数据也引起了市场对美联储再宽松政策的预期,对铜价形成支撑。宏观方面的矛盾令铜价走势失去方向。就中期来看,无论是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还是对美联储QE3的预期都被夸大,但是,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主要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导致,由此导致的工业品消费减弱也是必然。而月底QE2结束后,美联储不可能很快结束宽松货币政策,但同样不可能很快地进行QE3。我们认为,只有由于通胀压力不减和经济转型的需要,中国将继续执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也需要看到经济情况足够恶化才可能冒天下大不韪进行QE3的刺激。总体来说,宏观面对铜价的影响依然偏空。

  基本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一方面全球的显性库存总量还在上升,LME现货依然贴水,另一方面电缆、空调和汽车等下游行业的铜消费进入淡季。整个市场仍将需要一段时间的去库存,所以上游矿山产能中断和日本震后重建等因素对铜价的影响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显现。智利铜矿罢工,导致该铜矿产能利用率只有40%,预计将至少减产6600吨铜精矿的产出。不过,日本震后的产能出现三个月来的首次上升,5月日本PMI为51.30,上月为45.70,去年同期为46.60。

  从进出口方面看,由于国内去库存化效果不错(体现在上海期货库存从16万吨下降至8万吨左右),而伦敦库存仍在上升,两市之前的逆差转为顺差,即进口实现盈利。预计这将在下周公布的中国进口数据上有所体现。

  总体来说,由于当前铜价包含了较大成分的金融溢价,所以尽管长期基本面依然偏紧(中短期宽松),的情况下,各国尤其是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是铜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铜价中期走势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美国仍倾向于以再通胀手段来刺激经济和化解债务。但短期可能进一步向下调整,因为中国将持续紧缩而美联储货币政策在QE2之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观察期,加上欧债问题的深化,美元则可能继续反弹走高,打压铜价。

  CFTC基金持仓数据显示:上周基金多单增加781手至29163手,空单减少3171手至19183手。净多单从6028增加至9980手。预计基金可能继续回补空头头寸对铜价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