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转型中的中和农信 公益性小贷探索转型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7日 14: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想要继续为贫困人群服务,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生存。”

  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和农信小额信贷项目覆盖全国13个省的52个贫困地区,累计发放贷款30多万笔,共17.16亿元,直接帮助100多万贫困人口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数据还显示,目前该公司在全国有622人专业从事小额信贷工作,其中农村信贷员404名,完全实现本土化管理,共有贷款余额5.8亿元,有效贷款农户8.87万户(户均贷款余额约6,539元),30天以上风险贷款率仅为0.05%。

  虽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目前摆在这样一家公益性小贷公司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态势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在今年紧缩的环境下,资金需求方的急迫使得这些利率定价较为自由的公司尝到了甜头,很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也因为看好此领域的前景纷纷跳槽。面对这样的诱惑,公益性小额信贷公司如何在转型中把握尺度,成为了从业者和学界思考的问题。

  “国际上的案例太多了,有变成银行的、变成商业化运作的,但很少能坚持公益性、坚持扶贫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一定要对转型保持清醒的认识。

  确实,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着单笔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贷款,“小额”二字的意义由此被冲淡了许多。在杜晓山看来,这些公司只能被称为商业性贷款公司,国外小额信贷失败案例的渊源也往往由此开始。因此,他认为,公益性小额信贷必须坚守小额、公益、扶贫的本质。

  当前,中和农信发放的平均单笔贷款规模在8000元左右,非常符合草根金融的需求。同时,该公司近年来和农行、国开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在资金等层面取得了不少帮助。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必须要寻找一个属于自身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在机构治理、产品研发、风险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表示。

  这些问题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的关注,花旗中国近日宣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通过花旗集团基金会资助,帮助中和农信解决一些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以及内部控制和转型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据介绍,在这个为期一年的能力建设项目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聘请外部专家对中和农信进行风险管理评估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在花旗基金会的推动下,前花旗中国首席风险官、现为普顾问林铭恩成为了中和农信的风险顾问。

  “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宏观风险和操作风险,很多机构重视前二者,但实际经验表明,操作风险才是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风险。”林铭恩表示。她还认为,当前传统农户向商业或混业经营的转型使得风险性质发生转变,这对公益性小贷机构构成重大挑战,必须用制度化、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措施来控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将自身规范化和体制化是公益性小贷公司首先需要做的。他认为,未来较为理想的模式是由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批发资金保证,公益性小贷公司进行放贷操作,第三方机构进行风控支持和业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