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吴伯凡:仁者无敌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5日 16: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1世纪商业评论 吴伯凡

  中国的互联网目前有两大引人注目的状况:一是成批的成长型公司赴美上市,二是巨头型公司都在开展或谈论“开放”。既上市成功又在实施开放战略的公司有一家,即周鸿祎掌管的奇虎360。另外有一家刚刚上市的公司人人网也可以算作做开放平台(以Facebook)为标杆的公司。周鸿祎在向投资者阐述360故事的时候,尽管没有遵循“美国模式+中国概念”的例路,也免不了以Facebook的开放平台来自比,把360描述为一个开放的、受信任的平台。

  中国用户数最大(超过6亿)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刚刚推出了名为Q+的开放平台。一直以来,这个业务腾讯会不会做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必须向投资人回答清楚的问题,现在腾讯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彼得。圣吉说,每个公司都有两种理论——“所声称的理论”和“所使用的理论”,这两种理论的交集并不大,甚至完全没有交集。开放、共赢即使不是众多强势或谋求强势的互联网公司所使用的理论,也会成为它们所声称的理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开放”、“生态”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的热词。

  “开放”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话语泡沫?像许多我们听得很不耐烦的概念一样,在热炒过一阵后被弃置不顾?这就要看它能否从一种旗号变成一种心智模式。旗号是可以随意转换的,但心智模式的转换则需要强烈的愿力、巨大的勇气和耐心。这是因为,作为开放的对立面,垄断作为一种心智模式,隐藏在所有企业经营者的内心深处。即使是那些深受垄断之苦、誓死打破垄断的人,对垄断也很可能怀着一种隐秘而强烈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是所有商业模式的永恒主题和最高境界,而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极致,就是垄断。

  每一个已经形成垄断和准垄断优势的企业,在它们的初创阶段都可能是反垄断的斗士,而一旦它成长到具有强大竞争优势时,消灭现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欲望。越是在饱受垄断之苦后获得垄断优势的企业,越是了解并极力防范颠覆的力量。

  垄断者之所以不愿意开放,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恐惧,一方面是因为不由自主的贪婪。而贪婪说到底也是源于恐惧——尽可能积聚资源,增强安全感。对于灭顶之灾的恐惧不消失,开放都不可能是真诚的。

  除非巨头们能找到这样一种将颠覆性力量转化为创造性力量的生态环境:后来者、弱小者的成功不以在位企业的失败为代价,在位与在野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它们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在野者与在位者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不是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土地与动植物、受信任的平台与玩家之间那种共生、共赢的关系。

  开放不是“整体解决方案”,不是把所有业务都放进自己的框中。开放是包容万物而不是与万物争利,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大生态。要营造这样的大生态,打造这样的大平台,是需要大智慧、大创新的。开放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极具自我否定精神、极具创新性的公司才能消受得起。能最终实现开放的公司是真正的“仁者”或“忍者”,仁者无敌,忍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