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百村调研”实探农村金融 调研者言论汇总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12: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制度变革是关键

  事实上,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局与农村建设和治理的体制缺陷紧密相关。农村社会组织制度、管理体制和生产制度的相对落后,直接导致了金融资源在农村的介入程度、进入广度及使用效率的低下。如果把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看做一个环环相扣、上中下游相衔接的制度设计和推动模式,那么农村的制度和市场建设便成为了决定融资矛盾演变、影响融资效率高低、进而左右村镇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因此,只有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上游入手,推动制度变革、改善农村组织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困局。(国家开发银行吴杨)

  规划管理促增收

  在调研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规划是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前提条件。草厂村人均宅基地1.4亩,合900多平米,而建设部村镇规划的人均标准是80-100平米。这造成了大量土地浪费,不利于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对整个大棚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这些都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金融应在规划上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村镇规划,如提供规划贷款、参与规划编制、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等。(国家开发银行佘万伟)

  治理机制待完善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制度及治理机制尚在完善之中。因此,建议应进一步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监督制衡机制、激励相容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总分行两级管理架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分行的积极性,指导分行做好对村镇银行的监控和管理工作,杜绝违规经营。同时还应探索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正向激励机制,培育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国家开发银行谢天慧)

  宣传力度应加大

  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仍普遍偏低,物质条件的有限导致各种信息无法被充分接触。金融机构应深入农村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普及和对金融扶持农业意义的宣传,使农民从本质上理解农村金融的作用,并积极支持和配合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对农村民间金融应该根据其功能和影响而区别对待,选择条件比较好的民间金融组织改制为民营贷款机构,而对高利贷以及高风险集资等活动要予以管制。改变对民间金融组织简单打击、压制的做法,使民间金融组织获得合法地位,为其创造更好的环境。(农业发展银行王咏梅)

  消费贷款需谨慎

  农民家底薄、积累慢,过度推进消费性贷款易透支其未来几年的收入,绑定了农民经济水平的成长;在农民收入未到达一定水平之前,应着力推动经营性贷款的发展,以促进农民生产力的提高为根本目的。无论处于何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户家庭,只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他们迫切需要改善生产环境,更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农业技术普及,这些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加快农民增收,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邮储银行霍伟)

  人才下乡要普及

  无论什么问题,最后归根到底都可以说是“人”的问题。在农村调研的这一周,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不在于智商、不在于能力,而更多的在于信息的缺失。对于信息的传递,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下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也建议国家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下乡,对于农村地区迫切需求的专业人才,可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和回归机制。同时,加大东部人才援助西部,中央人才援助地方的力度、深度和跨度。(质检总局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