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范建军:结构性通胀要通过结构性方法来治理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14: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员范建军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9日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员范建军今日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时表示,7月份CPI又创造新高,比较出乎意料。就CPI来看,明显是结构性的通胀,结构性的通胀要用结构性的方法来治理。>>>>邹平座、范建军解读7月CPI数据 访谈地址

  范建军指出,CPI里面有食品和非食品,现在7月份CPI虽然是6.5%,非食品的同比涨幅只有2.9%,它的涨幅应该是很低的,近十年来,非食品的价格基本上是低于2%,食品价格带动近十年的三轮通货膨胀,用总量控制的政策,效果肯定是非常差的,要针对食品价格采用结构性政策,加大粮食等特殊商品调控的力度。

  文字实录如下:

  CPI应该又创造新高了,这个是比较出乎意料的。

  中国的通胀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看通胀都看CPI,实际上CPI是不完全反应中国经济水平的,中国消费只占GDP的30%。GDP是反映通胀的指标,就CPI来看,明显是结构性的通胀,用总量的调控策略是不是正确的,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比如说货币政策是怎么调控,现在的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贡献70—80%的涨幅,不能用总量的政策,手段,去调控结构性的通胀。

  大家没有理解通胀,一方面是货币,一方面是商品,中国就控制货币,就是控制信贷,但实际上什么意思,就是控制总需求,但是总供给就是大家没有关注的,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中国用控制信贷的方法控制总需求。为什么说这种信贷调控的政策,对通胀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这应该值得反思,包括邹老师说的中国的工资问题,还有输入性通胀,实际上都是总供给方面出了问题,工资上涨企业的产能会下来,因为你的成本上来以后,产出水平会下来,收入通胀,你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出也一样会下来。

  所以说中国在采取总量控制名义总需求的时候,应该关注总供给的调控,这个应该是货币政策决策层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构性的通胀,我总的观点就是结构性的通胀要用结构性的方法来治理。为什么是结构性的通胀,CPI里面有食品和非食品,现在CPI虽然是6.5%,非食品的同比涨幅只有2.9%,它的涨幅应该是很低的,近十年来,非食品的价格基本上是低于2%,食品价格带动近十年的三轮通货膨胀,你要用总量控制的政策,效果肯定是非常差的,要针对食品价格采用结构性政策,加大粮食等特殊商品调控的力度,我觉得,即使是控制民意总需求,控制货币,你也不应该控制信贷,货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信贷,大概占60%,另外一个就是外汇帐款,占30%到40%。所以说控制货币,不应该去控制信贷,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去控制信贷的,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中国形成一个传统,就是控制信贷,应该充分外汇贷款,因为控制信贷,它会影响供给,包括中小企业资金这么紧张,如果是大面积的破产,中国经济很快就完了。

  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中国GDP增速是百分之十几,四季度就掉到6.8%,大批的中小企业破产,当时就是因为没有订单,现在是有订单没有资金,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而不是控制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