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海工“新政”股市暂遇冷钻井平台成投资热点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08: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于10月前出台。这一消息被指将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亦将在不久之后有效提振二级市场海工板块的兴盛。

  事实上,有数据显示,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容量每年约为400亿到500亿美元。在我国,伴随着对海上油气等资源的开发投入,预计未来5年海洋工程设备市场规模每年都将超过500亿美元。

  不过,美好的预期并未吸引来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截止8月10日收盘,上述消息的流出未能给海工板块注入上涨动力,相对于大盘的反弹,中集集团(000039)、中国船舶(600150)仅分别微涨0.33%、0.14%,而作为海工板块配套细分行业龙头的亚星锚链(601890)甚至逆势下挫。

  海工占上市公司业务比例低

  这一现象在方正证券李俭俭看来并不出人意料,他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海工业务一般在上市公司业务中占比都比较低。”

  中集集团2010年年报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确凿。根据报告内容,期内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仅创造营业收入244403万元营业利润率为-32.83%,相较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业态食品装备等其它业务板块分别创造的2543997万元、1663155万元、535080万元营收,海工板块显然相距甚远。而与此同时,作为舆论、媒体、金融机构眼中海工龙头的不二人选,几乎所有文章、研报凡提及海洋工程,就必定少不了提及中集集团。

  日前,中集集团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预测,期内集团有望实现净利润25.6亿元-3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230%。但中集集团在公告业绩修正原因说明中介绍,“2011年上半年集装箱订单饱满,销量、价格大幅上升,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也有很大增长”,却唯独少了海工板块。

  不单是以中集集团为代表的海工板块上市公司,实际上我国整个海洋经济指标都尚且无法令国人满意。

  虽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与1978年我国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0多亿元相比, 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过3.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左右,中国仅有30%。”

  近两年来海洋新政密集出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却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海洋经济的政策层面利好不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新政待发’的热情。另外,海工领域分工繁杂,普通投资者选择切入口也绝非易事。”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沿海省份的地方发展规划接连上升为国家战略,且步伐不断加快,其密集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仅在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就有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等新政相继出台。随后的2010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对此,经济学家程惠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些现象表明在迈向蓝色海洋这个发展思路上,地方政府与国家高层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钻井平台可成为投资“切入口”

  在如何选择海工板块投资切入口方面,方正证券李俭俭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钻井平台仍然投资首选。”

  而国都证券研报也指出,“一般的海工钻井平台造价在2亿美元以上,是空客主流机型A320的4倍以上,海工装备行业具有带动面广、产业链长及附加值高。预计中国海工装备市场未来5年包括大约40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4艘FPSO(改装和新建两部分),加上配套设备及部件,市场总价值约高达1000亿元。随着更换老旧装备高峰的到来,以及深海装备新增需求释放,国际三大主要海工装备市场在755亿美元左右。”

  “中国不但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联合国海洋公约明确的拥有海洋主权与管辖权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近来密集的政策出台,意味着管理层正在为着重发展这一领域而积蓄力量,我们在海洋经济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