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林伯强:国际能源市场只见中国“需求”不见中国“价格”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17: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工信部近日披露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美国(53.5%)。我国半数以上的石油依靠进口。但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我国不但要承受能源安全的巨大压力,还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处于被动的价格接受者的位置。对此,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在博文中指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能源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加上亚太地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竞价基准,从而导致中东国家可以对销往亚太和欧美地区的原油采取不同的计价公式,即存在‘亚洲溢价’。”

  “能源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形态,是国际能源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产物,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能源战略体系不断演变发展的产物。”其的核心是能源价格,其焦点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围绕能源商品尤其是石油定价权的争夺。能源金融在各国能源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仍然滞后。

  文章特别指出,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成功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逐渐形成了国际燃料油市场的“中国价格”。这种参与,无疑对未来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和能源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参照。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098620100vnul.html

  作者介绍:

  林伯强:著名能源经济学家。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金融与银行学学士学位;1990年6月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1993年5月至2006年6月任亚洲开发银行主任能源经济学家;2006年6月至今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请见《财经名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