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57年前3万元存单无处兑现 连本带息3.905元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10: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关师傅想替朋友打听一下这张存单能兑换多少钱 本报记者王警摄

  一张历尽57年沧桑的老存单,辗转多处无处兑现,咸阳的关师傅很不解。更让他苦恼的是,1954年的这张三万元存单,业内人士以57年的活期利率计算,竟才有八毛六分的利息,连本带利也兑不了4块钱。

  不过,见过存单的人都说,这张存单本身已远远超过存单里所存现金的价值。

  这张存单还能取吗?

  9月29日一大早,40岁的咸阳人关师傅来到本报,拿出一张破旧不堪的存单,关师傅说,这是朋友的存单,因朋友腿脚不便,特别委托他来,看看这张存单还能不能兑现了?

  记者看到,夹在一个笔记本中的这张存单,大小类似于现在的五元人民币,正面最上方处写着:“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字样,下方横着铺一条带花纹的底色上写着:“优待售粮储蓄定额存单”,上述两行是从右到左横着印制的,往下就是从上到下的字了,正中间是“人民币叁万圆”,日期也是从上到下标注的,写着“公元1954年8月28日存入,公元1954年9月28日到期”,编号“0364492”。存单的背面,除了当时的利率说明外,还加盖有中国人民银行邠县(bin,今作彬县)支行北极镇营业所的公章,此外还盖有经办人和主管人的两个小方红章。

  关师傅说,几年前,朋友曾委托别人拿着存单去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分行问过,对方说1954年,还没有他们那个单位呢,说让找工商银行,朋友就再没管过。

  转了一圈没能兑现

  记者和关师傅一起,先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大厅,一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他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银行改革,当时人行将所有的储蓄业务交给了工商银行,自此后人行不再办理储蓄业务。所有的储蓄业务的底子只有在工行才能查得到。至于存单的真假,去人行陕西分行能鉴定出来。

  随后,记者与关师傅又来到位于高新区的人行陕西分行,被告知要将采访手续办齐后,请示领导后再决定。而一同随行的关师傅比较心急,又独自一人前往,被登记处告知,去找工商银行办理。

  关师傅又来到工行陕西省分行,这里的相关负责人看后明确答复,1984年人行和工行分家,工行也就是在当时才成立的,要查也只是查1984年以后的。这存单又是一式一份,没有存根,要查得先确定存单的真伪,而这些也只有人行才能做到。

  从早上到下午,转了一圈这存单也没能兑现。

  若兑现,连本带息3.905元

  这一圈转下来,接触了十余名银行人员,只有省工行一位已70岁的退休老师傅认识这种存单。他说,1954年的三万元,其实就是现在的三块钱。因为1954年市面发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当时第一套人民币的一万元,等同于后来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块钱,而第二套人民币往后的面值都是统一的,延至如今市面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

  这个说法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省工行相关负责人说,这张存折背后说明的利率是一个月至三个月,月息一分五,过期不取款者,即由银行按活期存款处理。而这张存单的存款期限显示为一个月,一个月按当时的利率月息一分五来计算,是四分五,它的本息加起来是3.045元,按照银行计息规则,元单位以下的是不计息的。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现在的活期利率是0.5%,这3块钱从1954年9月28日存至今年9月28日,57年的利息为:57(年数)乘以0.5(年利率)乘以3(本金)除以100(百分比)等于0.855元,四舍五入为0.86元,3块钱总共能取本息为3.905元。

  10年前有人出八千元买这存单

  虽然无处兑现,可看过存单的人对存单本身的兴趣远远大于存单的存款数。工行的几位工作人员说,这种存单历尽近六十年沧桑,极具收藏价值。而关师傅本人也讲,10年前,就有人向朋友开出八千块钱的高价,要买这张存单,朋友没卖。

  三块钱,当时能买些啥?

  退休的工行老师傅说,存单上的“优待售粮储蓄定额存单”字样,就说明这张存单的来历,是当时农民将自家收割的粮食,卖给粮食局,粮食局不给现金,就开出这样的存单,这种存单不记名不挂失,可以直接取钱。

  包括老师傅在内的多人都说,虽然现在这张存单只能兑三块多钱,但放在当时这三块钱也不少呢,老师傅说,三块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有人说三块钱几乎可以养活一家人。出生于1938年的沈老师说,1954年,他刚上初中,一块钱在当时能买一斗玉米,一斗玉米相当于40斤左右;那时候上初中一学期的学费是5块钱;一毛钱能买10个到12个鸡蛋,1块钱就能买100多个鸡蛋呢;那时候做一天零工的工钱也就一毛钱到两毛钱的样子,能赚到两毛钱,那活也是很累人的力气活了。 本报记者 苗颖(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