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一个欧洲 谁的欧洲?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7日 09: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意大利新总理马里奥·蒙蒂的第一次讲话表现得很像一个“欧洲人”,他表示“欧元的未来取决于意大利在今后几周的表现”。意大利要采取一些措施,以免成为“欧洲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是,蒙蒂表示,在欧洲内部“不涉及他们一方或者我们一方,我们都属于欧洲”。

  果然如此吗?如果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同意蒙蒂的说法,也许真的可以转危为机,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向前大大地推进一步。但欧债危机演变至今,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人的意见不一、行动不一造成的。

  因此不管意大利今后会如何表现,蒙蒂的这番表白起码让他的“欧洲同事”特别是“德国同事”感觉比较舒服。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作为纾困行动中最大的出资方,理所当然地担当起欧洲领导者的角色。但实际上,尽管欧洲其他国家默认了德国领导者的地位,内心深处却对德国有所顾忌,结果就是德国应对危机的方法往往不会被全盘接受;而德国对自己这种只能掏钱没有实际指挥权的角色自然也相当不满意。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表示,欧元的失败就是欧洲的失败。但欧洲各国其实还是各有各的盘算,“他们一方”、“我们一方”还是分得很清的。眼下对欧洲大部分国家来说,“他们一方”其实就是德国一方。尽管法国表面上看还是德国的坚定伙伴,但在重大决策中法国其实与德国渐行渐远。

  德国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稳定。在欧债危机中,德国的“稳定文化”遭到沉重打击。比如在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公约里,德国力主要设定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上限。但如今在欧元区17国中,有14个国家都逾越了上限,包括德国。再比如德国一直强调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就是保证物价和货币的稳定。德国坚持欧洲央行也应保持这种货币政策。但如今欧洲央行不仅在欧洲通胀率超过既定目标2%的情况下降低利率,还持续购进债务国家的国债。因意见不合,德国联邦银行行长韦伯和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斯塔克为此先后辞职。更让德国头疼的是,在欧洲央行是否应该成为“最终拯救者”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包括法国都追随美英的主张,要求欧洲央行在债务危机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对视通胀如洪水猛兽的德国来说是极严峻的挑战。

  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德国已经是孤家寡人。德国本来已经说服法国,不将发行欧元区债券作为解困的选项之一。但如今法国的态度在改变,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更是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进欧元债券的实施。虽然巴罗佐说欧元债券发行的前提是“实现了强化监管和财政纪律之后”,但德国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不太可能实现。德国一直就强调对不能遵守稳定和增长公约的国家要实行自动惩罚机制,但欧元区其他国家无人响应,只是同意在有国家违约后再商讨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认为“强化监管和财政纪律”只能是纸上谈兵。

  现在的问题是,德国有多大的能量能承担起欧洲领导者的责任,欧洲其他国家有多大的诚意维护“我们的欧洲”?

热词:

  • 欧洲央行
  • 欧洲人
  • 他们一方
  • 欧元区
  • 财政纪律
  • 欧元债券
  • 货币政策目标
  • 欧洲一体化
  • 斯塔克
  • 新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