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资本“入村”:丽水模式“试刀”农村金融

发布时间: 2012年05月18日 1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普通村民能贷款10万

  ●欢迎社会资本“入村”

  ●林权可直接抵押贷款

  ●一季度14万农户获百亿贷款

  雷进邦,浙江丽水市柘园新村的普通村民,信用等级:3A级。

  这是丽水市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举措。凭此信用,雷进邦可以获得最高10万元的贷款。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将这种探索,升级为中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雷进邦凭什么能贷10万元?丽水模式能否复制?《国际金融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雷进邦“样本”

  获得3A级之前,雷进邦也不富裕。家里有4个劳动力,年收入仅四五千元。

  但丽水市建立的农村银行信用体系里,雷进邦却是个“富人”。

  丽水当地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有许多“新”内容。比如农民的土地、林地、房产,甚至邻里关系有成为评价的标准之一。根据这些条件,雷进邦被评为了3A级。

  丽水有一句老话:“穷在山上,难在路上,缺在钱上。”缺钱是当地农民的普遍状态,由于缺乏抵押物,他们难以从银行贷款,发展不了生产项目。有了贷款,雷进邦很快就致了富。现在他一家年收入已经达到六七万元。

  雷进邦“样本”,仅仅是丽水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昨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决定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并同意实施《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丽水成为了中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

  专家认为,如果成功了,丽水模式将复制到其他地区,推动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适度竞争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

  资本“入村”

  此次《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既鼓励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继续深化服务,也欢迎社会资本“入村”。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张乐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困境,农业生产本身收益低,且面临市场、自然双重风险,资本嫌平爱富,自然冷落农村市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农业生产主要的定位还是比较低端,农产品价格要靠政府的反补贴盈利,所以即使给农民钱,为他创造了贷款的便捷性,如果农业生产没有很好的利润回报,那么农业资金用在农业发展上依然是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孙立坚发现,此次推出的《方案》特别强调农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提出了加强信贷、产业、财税、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农户、企业能够从国家税收减免政策中,从补贴政策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项目利润压力大大缓解。贷款条件放低,同时利润空间打开,这就能将农业资金真正留到农业项目上。”

  张乐柱也认为,首先还是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然后撬动民间资本参与,丽水探索已经给了市场信心,资金到位了,项目成功了,农民富有了,金融机构存款也将增加,整个金融体系也就良性循环了起来。

  鼓励创新

  在丽水金融体系创新过程中,有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截至2012年一季度,丽水市行政村信用评价面达到100%,农户信用评价面达到92%,已有32.01万信用农户获得了金融机构94.21亿元授信,并有14.35万信用农户获得116.65亿元信用贷款。此外,丽水创新推出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三种林贷新模式。截至2012年4月末,全市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25万笔,金额50.55亿元,贷款余额26.62亿元。

  要知道,农民贷款难往往难在信用体系缺失和没有抵押物,而丽水金融改革却以这两大难点为创新突破口。

  而在《方案》里,尤其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创新模式,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如探索开展信用农户授信与银行卡授信相结合的小额信贷产品;探索以扩大林权、大型农机具等涉农物权为抵押的金融支农信贷产品;创新银保合作信贷产品,探索发展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单抵押贷款等业务品种;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探索“公司加农户”、“公司加专业市场加农户”模式。

  “无论是丽水已经在进行的探索,还是方案内容,很多地方都有创新,抵押物权选择、在贷款中采取个人信用、第三方信用甚至未来信用的结合来进行贷款,都是很大的突破,非常可取。”孙立坚说。

  严防风险

  除内容颇具看点外,孙立坚还注意到,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中有重大政策突破的事项,需严格按照“一事一报”原则,经批准后实施。

  “这说明此次金融改革监管非常严格。”孙立坚说,“其实在以往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中,我们发现很多金融机构存在监管套利的嫌疑。”

  很多外资银行虽然在农村地区开设了村镇银行,享受政策优惠,但放贷目标却与当地农业发展相去甚远,甚至直接为市区的房地产项目放款。

  “监管严格将防止上述现象的出现,保证农业资金专用于农业发展。”孙立坚强调。

  而张乐柱认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需要较强的风控管理。一方面,农村信贷金额小且分散,需要中小型金融机构灵活应对。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信用条件较差,金融机构运营风险大,且风险爆发具有滞后性,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有严格的监管。(记者 张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