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好莱坞编剧型导演佩恩谈戛纳电影节

发布时间: 2012年05月25日 15: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法国戛纳5月24日电(记者唐霁)“今年我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所以我不能和你谈影片,希望你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我正在做这世界上最棒的工作,”这是亚历山大 佩恩见到新华社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

  现年51岁的佩恩身着短袖衫、休闲裤,头发略微发白,但有神的双眼透着睿智。当被问及最喜欢哪部金棕榈奖电影时,他很认真地看了记者一会儿,略作思考状,然后说:“我不记得了。”但他又提醒记者:“10年前我的影片就入围过戛纳主竞赛单元。”让人感觉他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源于他本人的风格。

  23日佩恩与香港导演关锦鹏在戛纳海滩举行以“东方与西方相遇”为主题的对话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中国电影人不应过于看重入围

  身为美国著名导演和编剧,佩恩与戛纳电影节颇有缘分。他自编自导的影片《关于施密特》曾揭幕2002年戛纳电影节,2005年他出任“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委会主席。今年是他第四次到访戛纳,第三次完整地从开幕式待到闭幕式。

  “我热爱戛纳电影节……我很享受在这里看电影的感觉,”今年参与金棕榈奖评选的佩恩说。

  “自己的影片能被选入主竞赛单元是一种荣誉,是很大的荣誉。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影片被戛纳电影节选中,所有的电影导演都有这种期待。因为戛纳电影节的重要性,它的法国特色,而且那些没有国际名气但是很有实力的年轻导演有可能在这里崭露头角。”

  对于今年戛纳电影节没有一部华语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问题,佩恩认为中国电影人不应该过于看重这个结果。

  “今年确实没有中国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但这并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印象中其他单元中有中国影片,这就说明中国电影今年在戛纳电影节是有代表的。今年没有进入主竞赛单元,也许明年就会有,更多的是运气问题。”

  “商业”好莱坞与“文艺”戛纳

  关于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倾向问题,尽管电影节组委会一直强调选片的多样性,并和好莱坞保持一定距离,但媒体普遍认为好莱坞对戛纳电影节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有媒体在讨论戛纳电影节传统的文艺路线是否会逐渐向符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片路线靠拢。

  就此问题,佩恩说:“好莱坞对戛纳电影节的确有影响,而且美国的商业片在这里也能够看到,有时候是作为开幕影片,有时候作为闭幕影片。这是因为红地毯需要好莱坞明星。

  他举例说,2005年他出席戛纳电影节时,开幕影片是《达 芬奇密码》。“那不是一部文艺片,那就是一部好莱坞商业片。这说明戛纳电影节张开双臂欢迎各种类型的电影,包括好莱坞的商业片。好莱坞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观众群,这么庞大的观众群决定了它的影响力。但是,戛纳电影节欢迎的商业片都是非常优秀的商业片。”

  不被“商业片”局限 讲好故事是本质

  对于商业片的问题,佩恩有个人的感受:“在美国,商业的需要决定了很多电影人会有一种自我的限制。比如电影的欢乐大结局模式,你如果想打破它就会有压力。再比如,年轻的导演会为了商业片而商业片,他们被‘商业片’这个概念局限住了,忘记了电影讲故事的本质,结果影片并不成功。

  他说:“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时间构思和酝酿的,需要寻找灵感,而灵感就像是风中的蝴蝶,需要去捕捉。”

  佩恩的电影特色是黑色幽默和对当代美国社会的讽刺性描述。他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他自编自导的《杯酒人生》和《后人》分别获得两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佩恩说:“我每两三年才会有灵感,有灵感才能有影片,才能让观众看到好的故事。”目前,他正在拍摄一部小成本喜剧片,一对父子旅途中被困在父亲长大的村庄无法离开,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应该会是一个好看的故事。”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