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成功挑战大股东
《 人民日报 》
格力电器28日下午发布公告,在5月25日股东大会上举行的第九届董事会董事表决过程中,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的董事候选人周少强得票数仅为36.6%,未能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周少强今年5月出任格力集团总裁。在格力电器25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机构、散户等中小股东联手否决了大股东推荐的重要董事候选人。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上中小股东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正在逐步上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正在走向“博弈时代”。
格力电器“空降董事”遭否
周少强缘何被否?关键点一在于他没有相关企业从业经验,二在于他是大股东试图指定的“空降兵”。
2005年,格力电器进行股改时,当时已经60岁的格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裁朱江洪面临退休,但是众多基金经理通过手中的股权向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施压,朱江洪“超期服役”至今。
今年5月初,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朱江洪将在25日的格力电器年度股东大会上正式卸任,同时格力电器的董事会也将进行改选。5月11日,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有着银行、政府部门任职经历的周少强当选格力集团总裁。
在5月25日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一些股东代表说,周少强40岁,没有制造业从业经历,对格力不熟悉,一到格力就做总裁,是否合适?一些机构代表甚至异常直白地施加压力:如果让不熟悉格力的人来执掌格力,选举结果一出来,我们马上减持走人。
据介绍,格力电器股东大会采取了累积投票制,在这种情况下,持股数量多的股东,如选举策略有失误,也可能导致失败。
股改后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不再“一股独大”
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中小股东能够成功挑战大股东,与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有密切关系。格力电器股改后,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趋于完善,大股东的话语权受到一定的制约。随着格力集团逐步减持,由格力空调核心经销商合资成立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格力电器第二大股东。目前,格力集团直接间接合计持有格力电器近20%的股权,虽然仍为第一大股东,但是“一股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在。与此同时,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中有7家是机构投资者。25日的股东大会吸引了景顺长城、嘉实基金等众多机构投资者股东代表参会。
机构投资者的同心协力有了用武之地。来自世纪证券的股东代表告诉记者,这次几个持股份额占1%以上的基金公司全部到场,所持意见也相似。“如果不是这样的股权结构,即使采用累积投票制,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说。
统计显示,2009年有8家公司披露了股东大会议案被否决公告,2010年增至10家,2011年达到15家。一些上市公司的议案在股东大会上由于遭遇中小股东的狙击而被否掉,就在格力事件之前不久,武钢450亿元关联交易遭中小股东否决。
“议案被否在公司治理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比较普遍。”华生说,美国不少跨国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很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如果公司做得好,他们就跟随,如果做得不好,就会用手里的选票表达意见。这也是上市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否则公司一盘散沙容易陷入内耗。
“国内企业的公司治理正逐步走向大、小股东斗法股东大会的‘博弈时代’,投资者能够从‘用脚投票’走向‘用手投票’,一是表明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走向成熟,二是表明中小股东维权意识的上升。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新华社记者 彭 勇 刘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