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黄岩岛科考的历史与挑战

发布时间: 2012年05月30日 11: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智亮 | 广州报道

  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黄岩岛与周边主要港口的距离分别为:西沙永兴岛355海里、海南省三亚市530海里\香港500海里、台湾高雄市500海里。整个黄岩岛环礁长49公里,礁坪面积约45平方公里。涨潮时,岛礁只有南岩和北岩的几块礁石露出海面。即便是退潮时,也仅是南北岩附近的礁石和小部分礁坪显露出来,其余绝大部分都在海平面下1至3米的浅水处。

  就是这样一个远离大陆、远离的南海小岛,到底有怎样的特殊意义和战略地位?它能给中国人带来什么?

  为此,《瞭望东方周刊》专门采访了多位曾数次对黄岩岛进行过实地考察的科学工作者,同时也是对这一岛礁的主要研究者。他们是:赵焕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员,时任海洋地质研究室副主任;朱袁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礁地质研究员;宋朝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地质地貌方向高级工程师;许宗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地貌方向高级工程师;黄成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方向高级工程师。

  4次综合科考

  《瞭望东方周刊》:对黄岩岛的考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规模如何?

  赵焕庭:对黄岩岛的综合考察工作总共有4次,其中两次登上岛礁进入湖考察,两次近礁考察和测量。最早的一次是在1976年,两次登礁考察分别是1977年10月27日到30日和1978年6月14日到17日。

  宋朝景:在黄岩岛我们是第一个科考的,1976年就去了,而且是综合性考察。我们去的业务人员和船员一共是70人左右,搞业务的调查队员和船员、行政管理人员大概各占一半。之后比较早的是国家测绘局、地震局和海洋局在1980年为了测量数据进行的联合考察。他们当时搞了一些联网的控制点,还立了碑,不过后来被外国给炸了。

  再后来我们国家有个叫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的组织,他们第一次去是在1994年,一直到2007年他们总共去了5次,每次多则二三十个人,少则七八个人。他们去也要经过中国政府批准,里面还有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

  所以可以说,我们国家掌握了黄岩岛到目前为止最权威的综合性资料,我相信就黄岩岛的基本情况来讲,我们掌握的要比其他国家好。包括我们的测图,水深图、地形图,我们都是最早掌握的,也是掌握最全的。

  《瞭望东方周刊》:能介绍一下黄岩岛的基本情况以及科考成果吗?

  宋朝景:黄岩岛位于南海中央深海盆地东侧,它是一座在相对高度约4000米的火山链古火山口上发育的珊瑚礁而形成的海洋岛,实为一耸立于海中、生长至海面的一座环形珊瑚礁。1935年的时候公布的名称是斯卡巴洛礁,对照英文名称Scarborough Reef;1947年公布的名称为民主礁;1983年公布的标准名称为黄岩岛(民主礁),即副名是民主礁。

  整个黄岩岛包括环礁礁坪和泻湖,国家对外公布的面积是150多平方公里,我们因为标准不一样测得就小一点,总计140平方公里。泻湖水深8至10米;环礁东南部有一进出泻湖的口门,宽150至200米;天然航道最浅水深4米。

  黄岩岛之所以被看得这么重要,是因为它可以直接监控南海的东航线和中航线这两条主要航道干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另外黄岩岛附近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

  赵焕庭:我们当时的课题大题目是西沙中沙群岛调研,有十几个部门共同组成的科考队,不仅仅是考察黄岩岛,还考察了整个西沙和中沙。

  当时我们所有三大部分,分别是我们所在的海洋地质研究室和海洋气候研究室以及海洋生物研究室。我们海洋地质研究室主要进行重力磁力考察,掌握了海洋地质的构造、形成和重力磁力数据,对航运和军事有用;海洋气候研究室就是洋流、波浪和潮汐,也是对航运有用;海洋生物研究室跟南海水产所直接发现了两个大渔场。当时我们所还出了《南海西沙中沙附近海区调查报告》。还有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他们也搞出了《南沙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

  这样下去都没鱼可打

  《瞭望东方周刊》: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黄岩岛海域进行科学考察时,这一海域的情况和各方关系是怎么样的?

  许宗潘:黄岩岛当时是海南省琼海县渔民捕鱼的地方,香港和台湾的渔民也都去那里捕鱼,从来就是我们国家的。倒是其他国家的渔民不怎么去那里捕鱼。

  赵焕庭:70年代的时候周边国家,比如菲律宾的渔业生产水平和能力很差,不如我们,加上他们的人也比较懒散,渔船也小,所以他们很少去黄岩岛捕鱼。当时台湾和香港的渔船和装备是一流的,比我们大陆的好,我们的又比其他国家好。

  黄成发:菲律宾的渔船都很小的,而且他们的渔民也胆小,看到我们的大船过去老早就跑了。

  赵焕庭:我们去考察,大的考察船不是进不了湖,我们就三几个人开着摩托艇进去。有好几条菲律宾渔船老远看到我们就走了。而且平时菲律宾渔船有什么困难向海南的渔船要东西,我们的渔民还会给他们帮助。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这一海域的情况和各方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赵焕庭:现在渔民也都还是相安无事,不过外国军警就会坏一点。现在我们的渔民富了,有了手机、导航设备和点心饼干什么的,但是其他国家还是较穷,他们的军警就会见什么抢什么。吃的喝的都拿走,导航设备拆下来,油也抽走。不过也就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十几年他们才这样,以前也不会的。

  我们的渔民被抢东西会跟他们理论,但是鸡同鸭讲讲不通就会发生冲突,打伤的会有,但打死人的就是个别的案例。但是我们大船过不去的时候放下摩托艇他们也不敢跟我们动粗。

  朱袁智:渔民他们有什么问题呢?他们之间不会打仗的。你想想,如果你搞我、我搞你,大家都没鱼可打了,所以渔民和渔民之间不会有事,就是他们的军警会跟海盗似的,见你就抢。

  在黄岩岛就没有像西沙那样的海战冲突。黄岩岛上面从来就没有人的,我们也没有人驻守。不过当时美国人在菲律宾有军事基地,会经常把黄岩岛当作打靶的靶场,往上面投炮弹。我们的船过去考察,美国人的飞机也会从我们上面飞过然后围着我们的船转个圈再走。

  尽快开发是最关键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为什么会抢占我国岛礁?

  黄成发:能源,最根本的问题主要是石油。以前没事是因为大家都穷,技术落后没办法开采。现在技术先进了,而且陆上的油气资源已经差不多了,就剩海上了,所以大家都来抢了。

  朱袁智:就是石油,如果只是鱼,渔民都去那里捞也不打仗的。

  赵焕庭:南海好大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搞出的《南沙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说南海海底超过300亿吨油当量的油气储备。这是什么概念?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陆上和海上的开采量是两亿吨油当量左右。

  包括当年的西沙海战,之所以会下决心打,也是意识到了石油的问题。当时的南海石油地质勘探指挥部,也就是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当时他们在茂名就对海南岛周边做了一些调查工作,并且决定在西沙的永兴岛打钻开采石油。当时在西贡的南越可能也知道中国要打钻开采石油了,他们也就开始行动想把我们赶跑,所以就过来挑衅才有了西沙海战。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你们所熟悉的南海海域,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朱袁智:我们国家现在最关键的是开发深海钻井平台。南海水深都是上千米,没有这些个大家伙是不行的。我多搞几个放在南海,我不管你谁说什么,我开采就可以了。这个油气资源是流动的,我在低位开采你是控制不住的。我一钻把油抽走了,如果我有这个实力管你谁讲什么呢。

  所以谈到资源问题关键就是自己下决心去开采。就像靠近其他国家那边的,晚上灯火辉煌,都在抽油。而且我就在界线以内开采,你敢搞我吗?你不敢的。

  还有一个就是开发旅游,西沙已经很好了,那里的珊瑚很漂亮,坐轮船一个晚上就到了。如果要开发南沙的话,可以把太平岛做个基地,上面有淡水,也可以建一些设施。从西沙坐船也就一两个晚上就到南沙了,也是很方便的,而且现在船也更快了。

  当然说到领土问题,黄岩岛这个是绝不能放弃的。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