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民间资本之“水”流向该如何导引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25日 07: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金融时报

 



  以“治水”理念引导民间资本并非今年才提出。然而时至今日,民间资本依然集中于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一般竞争领域。目前在为民间资本寻觅出路问题中仍存在“井难打”、“口难开”等老问题,更有“水难引”的新情况。

  在温州,民间资本的出路似乎出现些眉目。日前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了《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与增资扩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温州轨道建设将筹措35亿民资。然而相较与“淤积”的上千亿元的民间资本来说,出路问题依然严峻。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曾指出,“民间资本是水,实体经济是田。与其让水在地下暗流涌动,倒不如打一口井,给双方一个皆大欢喜的出口。”

  以“治水”理念引导民间资本并非今年才提出,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非公36条”,此后又在2010年加以完善,并于近期再次进行细则落实。然而时至今日,民间资本依然集中于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一般竞争领域。记者在温州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在为民间资本寻觅出路问题中仍存在“井难打”、“口难开”等老问题,更有“水难引”的新情况。

  民企发展遇困,无法“消化”大量淤积的民间资本。表面上看温州金融风波源自缺钱而致的资金链断裂,以及民间借贷危机,其真正根源却是当前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有专家表示,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及资源价格的大幅飙升,已经侵蚀了传统制造业微薄的利润,而在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能耗高、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民营企业又被推到倒闭的边缘,而这类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在原有民间资本能否留下都是一个问题的情况下,何谈吸引新的民间资本进入?!

  有人会提出用“转型”的办法解决小企业的生存危机,让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温州的现实也告诉我们,民营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和升级,大多依靠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而这种行政上的短期帮扶无法与市场的长期行情“合拍”,有时会给企业带来更大伤害。如温州眼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信泰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进军太阳能产业,并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民间资本投资遇险、受损,增加引导难度。“想知道投资什么最赚钱,那么来看看温州老板在干什么吧。”一位温州企业主告诉记者。毫无疑问,温州的民间资本具有灵敏的“嗅觉”,往往能够先于市场介入某些领域,但诸如楼市、股市等领域在“帮助”民间资本进一步膨胀的同时,也将民间资本拉出实体经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部分过热行业受到调整,间接造成民间资本投资受损,因此民间投资愈发谨慎;另一方面,已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导向利润可观的垄断行业的民间资本或被“挤出”,或未获得预期回报,影响了民间资本投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见即便国家为民间资本打开了具体出路,出于资金安全、未来收益的考量,民间资本是否愿意被引导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那么民间资本的出路到底在何处?温州的民营企业主依然在摸索。例如,经历去年的金融风波后,一些小企业主选择重归实业,不过是由原来的“做实业”向现在的“投资实业”转变,其中多有“无奈”成分。温州传统的制衣、制鞋行业已经成为“薄利”的代名词,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在制衣行业也有极少利润在10%左右的好企业,但基本依靠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一般规模较大,员工超过5000人,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需要付出很大心血。不过更多的小微企业都处于产业链条末端,原材料及产成品的议价能力较低,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设想一下,在有过40%以上的非实体经济投资的高利润回报经历后,不到5%的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是否还具有吸引力?在资金安全及投资回报双重考量下,投资回报相对较高且经营较稳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温州民间资本投资的首选,而这样的企业在温州本地数量并不多,其原因是“缺乏人才”。

  银行存款成为温州部分无处安放的民间资本的暂时去处之一,一位银行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相关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3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91.17亿元,比2月末增加318.09亿元。

  显然,眼下淤积的民间资本依然可以用“躁动”来形容,解决“躁动”需要有真正吸引力的出路,而目前出路设置的初衷大多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民间资本持有者的意愿是什么,也应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晓敏

热词: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