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李稻葵:中国最大的系统性风险在银行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25日 09: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小康·财智

 



  目前中国的银行贷款存量占到了GDP的150%,广义货币占GDP190%,这种登峰造极,蕴藏的就是一个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如何化解,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

  文|李稻葵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当前所没有预想到的高速发展,如今,我最担心的还是中国出现一场大危机,让中国的经济发展重新回到零点。这种大的系统性风险,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还是来自于金融领域,主要集中在银行。

  目前,中国的银行贷款存量占到了GDP的150%,整个银行存款,包括短期、长期、活期、定期,再加上现金总量,我们称之为广义货币,占到GDP190%,达89万亿人民币之高。当然,其中1/3被央行锁定,不能流通。

  这么多的货币存量,为什么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因素,从单个储户来讲,企业也好、家庭也好,它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以存款的形式出现。西南财大进行了一个家庭金融调查,在家庭的资产问题上,他们的调研结果和我们想的完全一致,70%多的家庭资产是房地产,剩下的金融资产里面,占大多数的是银行存款,只有20%多的家庭参与了股票市场。从家庭来看,这么多资产是银行存款,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存款对于家庭而言流动性很强,对于整个经济而言也是不确定性最强的。股票、债券有套牢的概念,存款不能套牢。

  我们国家头五大银行资产占整个行业规模46%,这么多的存款,从银行角度来看,主要是以贷款的方式存在,而这个贷款又集中在这四五家手里,任何一家出问题的话,都会带来问题。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这种登峰造极的货币存量,它蕴藏的就是一个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这是不可持续的。

  那么怎么办?怎么化解这个风险?两件事,一个是根本的,一个是短期的。

  根本上讲,还是要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因为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是有可替代性的。我曾经计算过,如果把中国经济的债券市场占GDP比重拿出来看的话,比世界各国都小,小得可怜,但是如果把我们债券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加上银行贷款存量的话就差不太远了。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用银行贷款的方式取代了企业直接发债,所以我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政府的债券市场,国债应该多发一点。国债首先是金融资产,其次才是国家融资的工具,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国债市场,我们的金融市场不可能发展很好。

  除了国债之外,有条件的、好的地方政府应该发行地方债。当然这个涉及到预算法修改。预算法修改之前应该可以搞试点。为什么我到处呼吁要发地方债呢?因为发地方债,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发地方债以后,地方的预算就要公开,地方的账目就要公开。

  第二件事情,也是完全应该马上就做的,就是要试行成熟贷款的证券化。银行最高质量资产一定是好资产。通过这种方式,一是改革了银行的风险,二是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件事情马上可以做,但要逐步推行。

  资本市场要发展,本身就面临一个双重任务,一重任务,政府要真正发挥作用,真正当好裁判,自己不会踢球,但一定要把规则制订好。我们现在门槛很高,审查很严,进去之后很松。放宽准入和严格执行规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坚信,资本市场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关键之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银行要做好,而银行要做好,必须和资本市场发展相关。这件事情,改革是有答案的。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