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雨润集团圈地养猪开工率不足三分之一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11日 1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国最大肉制品企业之一的雨润集团近年来在辽宁省密集布局,连续建设和筹建10座大型生猪屠宰场。但所建生猪屠宰项目却因产能过剩,开工率严重不足。记者调查了解到,雨润之所以愿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得益于以农业项目获取了大量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土地免费、财政扶持、收费减免,雨润集团在借惠农政策低成本扩张的同时,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却并不明显。

  据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介绍,近几年全省生猪屠宰产能迅速扩张,去年已突破6000万头,而同期的实际屠宰量和消费量,均只有1000万头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而这其中,享受巨额补贴的雨润集团成为产能扩张的“急先锋”。据辽宁省肉类协会统计,目前雨润已建成的4个生猪屠宰项目,产能达到600万头,而其签订协议的在建、待建产能则高达1250万头。也就是说,未来雨润在辽的杀猪能力将达1850万头,接近目前全省年屠宰量的两倍。

  雨润看到的却是另一笔账。

  以2011年下半年雨润在辽宁省黑山县建成的项目为例,总投资3亿元,具备年屠宰生猪200万头能力。近日,记者通过种种渠道获取了项目协议书,发现雨润获取的补贴和支持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接近三成。

  据辽宁省肉类协会统计,近年来雨润已在辽宁省的开原、调兵山、沈阳、黑山建起4座畜禽屠宰企业,另外还有6座在建或签完协议待建,获取补贴资金数亿元,违规获取国家免费土地3000多亩。

  记者走访已建成半年多的雨润黑山项目,由于未经审批,没有拿到定点屠宰许可证,这座大型工厂举行完开业庆典后,就一直没有开工。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统计显示,雨润在辽宁已经投产的3座大型生猪屠宰厂,开工率一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开工率很难保证盈利,“但雨润之所以大规模建厂,与地方政府给予大量补贴有很大关系。”

  5月14日,负责在辽项目的雨润集团沈阳办事处主任杨凯林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他拒绝透露这些年获得补贴资金的具体数额,但他承认,优惠政策对集团的投资有很大吸引力。至于产能过剩,杨凯林认为,“各县市主要领导都认同雨润的项目,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另外,用雨润这样的先进项目去替代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是发展趋势,他们的项目对农民发展养殖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这一说法却被业内人士否定。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何剑斌说,理论上讲,加工项目会带动处于上游的农业生产,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带动作用就会削弱。辽宁最大生猪养殖协会——沈阳市心连心养殖协会负责人徐春吉表示,雨润尽管规划发展养殖,但目前其多数项目光有屠宰场,没有养猪基地,也没有与养殖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其猪源主要靠猪贩子零散购入,无论是对带动养殖业,还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都没有太大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雨润是典型打着农业项目的“幌子”,搞资本炒作的模式。

  “‘雨润模式’可以概括为:先是夸大投资计划,向政府申请高额补贴和配套资金,自己用少量投资便能建起新工厂;然后将低成本获得的土地资产,抵押给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运转资金;而雨润将无偿获得的土地和资产计入利润,还可通过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获益。”辽宁省肉类协会负责人孙喜笑说。

  本该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补贴资金,在“雨润模式”下却变成过剩产能快速扩张的“助推器”,不仅没有达到带动农业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要堵住一些地方滥用农业补贴的漏洞,把惠农政策用在“刀刃上”。

  首先,农业补贴不能成为盲目招商的附赠条件。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肖兴志说,雨润的运营模式之所以屡获成功,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绩冲动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偏爱大品牌、大项目,只要是知名企业进驻,都会想方设法出台优惠政策,而不管引进来的产业是否适合当地需要。”肖兴志说,正是抓住这一心理,一些企业将项目精心包装,打着农业产业旗号争取补贴,“可见,一些地方对招商引资的考核体系亟待调整。”

  其次,农业补贴不能以“短、平、快”项目为重点。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我国一批乳品企业没有养牛场,肉制品企业没有养猪基地,农业产业发展本末倒置,究其原因,在于逐利资本更愿意进入“短、平、快”的农业产业链下游,建工厂、打广告、做营销、抢市场,追求低成本快速扩张。

  据新华社5月24日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