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编剧王海平谈《母语》 揭示女性传承的大爱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16日 09: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11:35千龙网

 



  

  海报

  汶川地震后,诗人、作家王海平的诗《放心吧,我的同胞》在网上引起了超高的点击率,“你身躯下护存的婴儿,已拥有母亲般的呵护,和温暖的襁褓”,昨天在接受采访时他又一次朗诵起了这诗句。由王海平编剧和总监制的电影《母语》17日即将上映,而《母语》表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女性大爱,“代孕”和收养天灾人祸后的孤儿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对于“代孕”这样一个违反法律的现象和转型时期的敏感词,做为编剧的王海平显然有所思考,他说:代孕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人类感情、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深层的冲击,而受冲击最大的是社会的价值观。但“代孕”是社会的局部现象,不是未来社会的模式,不是我们的积极选择,也不是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现在社会正在转型,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直接触及到人的情感,我就是想通过电影这样一种形式看清这些问题的本质,不管社会怎么变化,中国人最深层的情感不会因为这些变化发生改变,这正是《母语》所要探讨的。”

  在《母语》中,“基因妈妈”方昀在灾区和那个小孩眼神的交流非常感人,王海平说:母爱是女性固有的,并不是基因激活的。生育和基因,生育是社会性,基因是动物性,而方昀和小孩的眼神交流是社会性的表现。这体现的是面对恐惧冲击和自然灾害时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大爱,这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作家都是赞美人性的,我是要把中国文化中很多扣人心弦的东西表达出来。”

  小说《母语》完成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当时王海平在怀柔区工作。为了完成这个作品,王海平根据身边人的经历,到大连等地做了大约半年的采访,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得到了不少的细节。由于影片的情节和细节都能找到原型,这也就是为什么王海平能把“代孕”写得那么真实生动的原因。

  写这个小说时王海平并不熟悉电影,但由于怀柔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工作中王海平结识了许多电影界的人士,他发现电影的原创太少了,当导演请他出山亲自改编时他同意了。他找来了电影学院的教材,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剧本。终于,几千字的小说被扩成了一万五千字、一百多场戏的电影剧本。电影剧本《母语》发表于2010年5月的《新剧本》上,凭借《母语》,王海平获得英国万象电影节最佳原创编剧奖。作为诗人、作家的王海平出版过多部诗集以及散文选,以善于体察人性细微之处著称,他创作的另一部表现战争反思的男人电影《咆哮无声》正在拍摄中,而音乐剧《蔡元培》也正在创作中。

  《母语》还没有上映就已在英国万象电影节、澳门电影节等获得奖项,并入围了曼海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还将于奥运会期间赴英国参加东方国际电影节“环球影展”在英国巡映。除了已经获得的奖项外,东京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等选片人都在邀约该片参展。谈到即将上映的电影,王海平充满期待,他觉得票房并不重要,而一些外国评委在看片过程中忍不住落泪,却让他有所触动,“我更希望它在中国观众的心中获奖”,王海平说。

  对于戏中的“代孕妈妈”和“基因妈妈”,王海平表示更同情“基因妈妈”方昀:“我们当今社会女性所遇到的挑战在她身上体现得更充分,不停地出去采访,受到老人的压力,很容易让她走‘代孕’这条路。”

  电影界都在谈抗好莱坞,王海平认为,面对好莱坞我们不是对抗而应是合作:“他们技术确实比我们强,但西方人讲不好中国的故事,一方水土出一方艺术。所以要合作,包括故事的处理和技术的手段都要合作。电影是需要灵魂的,中国的故事在中国的土壤上才能够灵魂附体;而中国观众只有在本土的电影中,才会有真正的灵犀相通。”

  《母语》是一部安静的电影,表面上淡如水其实浓于血的母爱就在一个个唯美的镜头中,看过后尽管心情很平静,但道德、法律、人性的课题都会让人陷入思考。作为编剧的王海平希望观众看完片子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母爱和人类的情感。(记者 王晓阳)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