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

城市型社会?我们差得远着呢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21日 06: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商报

 



  ●唐卫毅

  按照城镇化率这项核心标准来划分,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型社会,京津沪三地城市化率均已超过80%,成为高级城市型社会,比肩美英等发达国家。这是8月15日记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表的《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城市蓝皮书”)中获得的消息(8月16日 《北京商报》)。

  什么是城市型社会?界定的标准是什么?据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这份报告称,从国际经验看,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城镇人口、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关系五个标准。其中,城镇人口标准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以人口城镇化率来对城市型社会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为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61%至75%之间,为中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76%至90%之间,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

  如若按照上述标准来划分,我们的一些省市的确已经分别进入高级型、中级型、初级型城市社会。比如,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这些年来,推行“农转非”的力度很大,城镇化率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些城市的形态,似乎仅仅是一种表象上的城市型社会。从城市型社会的内涵上看,许多城市并未达到城市型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心理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特别是在城市文化上,与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很不匹配。

  城市化进程,首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再有就是一个文明的过程。秩序较乱、发展吃力、污染严重、治安严峻的城市,高楼再多、城镇化率再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型社会。事实上,无论是高级城市型社会,还是中级城市型社会,抑或是初级城市型社会,衡量城市型社会的主要标准,不光是城镇化率的高低,而是城市的环境、城市的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组织、城市的社会心理、城市的生活方式等是否健全、完善,城市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如城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等,是否解决良好,达到最优。

  靠大规模拆迁、盖楼、城市扩张,以及让广大农民“上楼”,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型社会,因为虽然一些农民身份转变了,但是由于社会保障跟不上,很多人不过是穿上了一件“城市人”的马甲。比如,有的农民靠拆迁一夜暴富,但是却无谋生的手段,有的出租多余的房子当房东,有的开着奥迪车拉黑活,有的“除了钱其他都没有”等等,使得城市型社会出现“伪城市型社会”——一种表面化的城市型社会。特别是城市问题大量出现,却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使城市陷入了发展困境。比如,机动车暴增带来的交通问题、城市大规模建设带来的防灾抗灾困难问题,人口剧增带来的居住、资源紧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困难及社会治安日趋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没有很好地解决之前,声称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让人难以信服。

  其实,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城市型社会”还很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并且这些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复杂,亟待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创新智慧,积极予以破解。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