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经济学人

叶祝颐:人工造28湖是发展还是折腾?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06日 09: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叶祝颐

  截至今年8月,西安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达28个,遍布西安城区与近郊。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称,这28个湖的水面面积超过5个西湖,造价总计达百亿元。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政府造湖动力来自于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尤其是拉升房地产开发。(9月4日《东方早报(博客,微博)》)

  密布湖泊的城市风景的确诱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美化城市景观,打造城市名片,拉动经济增长,本无可厚非。但是,城市打造人文景观也应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考虑百姓感受,更不能违背国家节能政策。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西安,为了拉动房地产开发,不惜违背自然法则,耗资百亿人工造湖,而且一造就是28个人工湖。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折腾?如果水资源补充不及,人工湖泊成为臭水湖,百姓掩鼻而过,怎么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共识,资源紧张警报一再拉响的当下,无论从节约水资源还是保护民生利益的角度考虑,城市都不能为了面子,为了房地产开发,花费巨资打造大量消耗水资源的湖泊城市名片。

  客观地讲,城市需要名片展示形象,拉动经济增长,复兴“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官员也需要形象工程制造政绩资本,但是,再冠冕堂皇的形象工程也不能无视民生利益。如果百姓荷包不暖和,水资源紧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哪有闲心情去欣赏透支公共财力与城市水资源的人工湖?城市靠人工造湖拉升了房价,除了人开发商赚个盆满钵溢以外,对黎民百姓有什么好处?“民生优先”的口号常常挂在某些官员的嘴边,为何不光说不练呢?其实,把28个人工湖泊与民生需求放在正义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保增长”的同时尤其要把“保民生”放在突出的地位,有关部门只有把花费百亿资金人工造湖的热情转移到保障房、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百姓叙事上来,才会赢得百姓支持。

  从长远看,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是长期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矛盾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不仅中国能源不充足,需要打节能牌。好多国家,包括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注重节能工作。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法国都倡导用“熄灯秀”的方式,让百姓体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最近不少中国城市也参加了“熄灯一小时”的节能体验活动。缺水的西安有什么理由花费巨资人工造湖呢?进一步说,不仅缺水的西安不宜大手笔人工造湖,所有浪费能源、牺牲民生利益的形象工程都让人感到刺眼。放慢上形象工程的步伐,把打造形象工程的热情转移到民生工程上来,这才是发展的正解。

  但是有的地方为何如此热衷打造百姓不爱的形象工程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根本没有尊重民意的习惯。虽然百姓用脚投票,但是28个人工湖泊也为政府带来了景观形象与发展幻觉。而且打造景观工程并非一地的风景,从穷县打造一流亮化工程到不夜月光城。由于制度设计不当,法不责众。除了事后叫停以外,决策者违规成本十分低廉。形象工程伤民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