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免费模式:杭州西湖“丢了芝麻,捡西瓜”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29日 16: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仲昭举 北京报道)在全球商业经典top20颁奖仪式上,杭州市旅游形象推广中心会奖部部长舒涛讲述了杭州西湖免费十年来创建的“景区免费、城市受益”的商业模式,下文由舒涛自述,本网记者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今年是杭州西湖免费的第十年,首先从一组数字可以看出这十年的变化。2002年,杭州旅游总人次2700万,旅游总收入294亿元;而2011年杭州旅游总人次7100万,总收入1191亿元。

  可以说这十年来对于西湖免费模式的讨论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其他景区纷纷涨价的时候。

  首先,我介绍下西湖免费的历程。西湖免费的主要推手是杭州市政府。2002年,市政府启动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以西湖的景区为重点,涉及到环境美化、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和建筑治理等多方面。在这一治理过程中,西湖逐渐实现了免费。

  2002年,西湖周边几个独立公园的围墙率先被拆掉,打通以后形成了环湖大园。2003年,位列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开始免费,以后陆陆续续十年间,杭州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占到了景点总数的70%。

  门票收入减少了 游客的消费支出却增加了

  西湖免费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本地市民和外地市民都表现出了超高的热情,到处人山人海,问题紧接着就来了。一、门票取消了,景区的收入怎么办?二、门票取消了,客源大量涌入,环境保护怎么办?三、西湖模式是不是可以被复制?

  首先我们算一算西湖免费的经济账。西湖免费开放一年以后,当时杭州市审计局发布了一份报告,当年杭州门票收入直接减少2530万元。我们以“花港观鱼”景区为例,第一年门票收入减少800万元,管理和维护费用的支出增加200万元,总共的开支是1000万元,但是他们的物业出租达到了2000万元。那么这一景区的年收益则是1000万元。

  杭州的大部分景点并不像“花港观鱼”这样有很多物业可以出租。那么综合考虑杭州每年景区的门票减收和管理增支达到5000万元,那么这部分收入通过物业的出租和政府的财政补贴基本能达到平衡。当然目前从旅游景区来讲,收支平衡的挑战仍然很大。

  虽然西湖免费之后,直观上降低游客的旅游成本不多,大概是两三百元,但是心里上的影响很大。游客们会愿意把钱花在更多的方面,使得杭州的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和交通业等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我们曾测算过,如果门票收费,那么游客在杭州的时间可能会减半至少缩减三分之一,因为门票涨价给游客带来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支出。我们有一个“241算法”,意思是如果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所以,有人打趣地说西湖免费是“丢了芝麻,捡西瓜”。

  景区扩容 推出更多旅游产品

  第二个问题就是景区保护。来杭州旅游的人多了,景区的保护怎么办?首先我们做了景区的扩容工作,推出了很多的新景区,京杭大运河、西溪湿地,包括西湖周边很多景点的恢复,这就把西湖整个景区的容量扩大了。同时打造新的旅游产品,推出“三江两岸”,沿着钱塘江、富春江和新安江进行新景区的开发和包装,这样就能够从市区分流出很多游客,包括去过杭州的游客,可以以这些新景点再次吸引他们。

  第二,我们推出配套的免费服务。比如,2008年杭州成立了自行车交通体系,在城市内布局了 3000多个自行车租赁点,60000多辆自行车供租赁。现在自行车已经成为杭州出行比较方便的方式,游客可以在任何一个点借还。价格很也是合理的,第一个小时免费,第二个小时起每小时一块钱。而且,为了缓解“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交通压力,所有来杭州的外地私家车都可以在指定地方换乘公交车进入景区,缓解景区压力。

  西湖的模式可不可以复制呢?我想不好简单说能或不能。杭州西湖免费的背后是综合业态回报的支撑,带来杭州餐饮业、酒店业的发达。杭州的旅游景区作为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加入到旅游城市的经营当中。这一模式对于大多数景区来讲,没有门票涨价来得直接。在这样的过程中,杭州的“旅游城市”理念也开始向“城市旅游”转变,把杭州城打造成为一个大景区,届时游客们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旅游气息,并且为此消费买单。

责任编辑:仲昭举

热词:

  • 免费
  • 模式
  • 杭州
  • 西湖
  • 丢了
  • 芝麻
  • 西瓜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