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315快报

日化产品涨价传闻再起 多家企业称还没收到通知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20日 18: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 (记者陈亮)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平时的生活中,洗衣粉、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都是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当你听说几十块钱一瓶的洗发水,马上要涨价10%,你会提前去超市买上一些,存在家里吗?最近就有消息传出,下个月开始,很多品牌的日化用品,将集体涨价5%到15%左右。

  日化用品集体涨价的传闻,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去年3月份,联合利华、宝洁等四大日用品牌的集体涨价传闻,给人印象深刻,最后还是在价格主管部门的干预下,涨价的传闻没有变成现实。那么眼下的涨价消息,是不是属实?为什么这些日化用品,总是涨声不断呢?

  “有日化企业要对旗下洗发水、洗衣粉等产品进行调价,涨价幅度将达到10%”。最近的这则消息,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面对日化用品涨价传闻,记者在部分城市随机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商场超市都还没有接到提价通知。

  记者:有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或者听说涨价呢?

  超市工作人员: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也没有听说涨价。我们这边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销售跟以前一样都很平稳,没有什么要涨价的消息传过来。

  虽然仅仅是传闻,但有细心的顾客说,9月中旬以来,原本打折力度最大的日化产品优惠活动减少了,优惠幅度也大不如从前。而这样的现象被他们认为是涨价的信号。在得知日化品可能要涨价的消息,不少消费者在记者的话筒前还是很淡定。有人给记者计算说,一袋2600g的洗衣粉,三口之家可以用上一个月,价格如果从16.5元上涨到18元,一个月多支出也就是一块多钱,对生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消费者:小的涨幅应该可以接受,不至于太大的影响。

  消费者:该怎么买就怎么买,不一定特意说,因为传什么消息就去再买。

  消费者:最好是别涨这样大家都消费得起。

  究竟涨不涨,什么时候涨?具体涨多少?记者在联系多家日化企业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涨价通知,但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原料价格上涨,利润压缩,是目前日化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有人粗略地算了一笔账,4年前,也就是2008年,生产一吨洗衣粉,原料成本大约在3000元。第二年,成本上涨了10%,达到每吨3300元。而到了2011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幅高达30%。而今年,生产一吨洗衣粉则需要花上5000元的原材料费用,和4年前相比,原材料上涨幅度接近70%。某日化企业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呈现阶梯状向上递增,而与此同时,产品的零售价格相对固定,日化企业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负责人:本身对于我们洗涤用品来说的话,本身就是靠量来销售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原油价格下不来,汽油价格也不断上升,现在物流成本不断在上升,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不可能说我们产品几年价格是不变的,这个也是不符合企业经济发展规律的。

  成本急剧上升的压力,看来正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重。但是不是面对成本上升,日化企业只有涨价这唯一的出路?

  当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时,企业选择直接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并不合适。中国政法大学刘继峰教授认为,企业提到的成本原因,并不是涨价的理由。

  刘继峰:因为我们也知道,08年的时候也是石油涨价,那时候涨价的幅度比现在还大,那时候为什么没有涨。另外可能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就是对于成本的增加是不是这些日化企业必须走涨价这样一条路,才能转嫁这个成本。我们也知道在日化销售成本构成中,它的销售的成本是特别大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广告,所以我觉得可能这里边并不能形成一个直接的推导,就是成本增加就一定要涨价。

  和一年半之前的那次日化企业集体涨价传闻相比,这一次的涨价风波中,目前还没有日化企业站出来,给予肯定的回应。虽然没有确定涨价,但是这些传闻足以帮助企业消除部分库存。刘继峰教授指出,这些信息,已经间接帮助企业赚取了利润。

  刘继峰:比如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可能真的不知道是不是以后真的要涨价,他的一些选择自然会多囤积一些产品,甚至有的消费者把一年需要的产品都买回来了,如果这样的消费者会很多很多的话,企业无形中就赚取了常规情况下所赚不到的先期利润。

  去年3月,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消息传出,很多消费者去超市抢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眼下,传闻再次来袭,超市销售人员建议广大消费者,不必囤积大量日用品。

  超市销售人员:这个东西虽然是易耗品,但是都是有保质期,但是没有必要把它囤到一定程度,还是要理性去选购。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