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经济学人

牛华勇:经济学家缘何治不了堵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30日 13: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任何看上去免费的政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转移负担,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免费。

  非常钦佩节假日拥堵时坚持用价格理论解释问题的几位经济学家,他们十几年来不停地向普通人普及一个朴素的经济学道理,任多少网友恶言相向,仍微笑面对,执着表达,可谓真学者了。

  国庆黄金周一过,又在媒体和微博上看到几位勤勉劝世的经济学家的身影,叙述的依然是那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学理论——只要市场价格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的力量会让供给和需求自动归于平衡,整个市场出清——解决春节或十一黄金周举国交通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任由所有出行方式都大幅涨价,这是社会成本最低、最符合经济原理的解决方案。

  “共识”变“战场”

  这理论本身没有什么纰漏,接受了多年经济学教育的我,对此深信不疑。绝大部分人,在被经济学称为“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交易的场合,都会坦然地接受这个理论。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一个人占有和消费该物品,必然导致其他人无法占有和消费。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购买数量,价格高了就少买,价格低了就多买。从商家的角度看,买的人多了,我就涨价,买的人少了我就降价。这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共识。

  但一移到举国交通问题上,共识立即变成战场。

  这些年来,我们为解决交通问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高速免费、增开列车及汽车班次、错开公众出行时间、柔性劝导农民工城里过年、大力增加交通供给……这些措施中,唯独不见放任市场大规模涨价这一条。以上的这些尝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每到重要节假日,各路媒体记者就再次披挂上阵,连篇累牍报道拥堵盛况。各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和报刊专栏作家,就重新消费一次这个题目,给出五花八门的治堵建议。

  到今天,我们的公众和政府应该已经逐渐弄清楚一个道理了,那就是,重要节假日的全国性拥堵或许是我们这个正在膨胀的经济体自我调整的过程,短期内想找到解决方案,既无可能,亦无必要。

  经济学家的涨价方案,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应用的方法,虽然,也是实际上唯一有可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价格理论是一个接近绝对真理的理论,也是所有解决方案中,社会福利最大、社会成本最小的方案。

  没人理会经济学家

  经济学中还有“公共产品”和“集体选择”理论。

  选择什么形式、多少钱的交通方式,严格来说是一个“私人产品”市场的决策,本不应该涉及公共领域。可一旦公众认为政府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这个“私人产品”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公共领域。

  我们的民众和政府一向坚定地认为,春节期间全家团聚和黄金周期间全家出游,是一种体现合家团圆、欢乐祥和与国泰民安的重要基本价值。

  这样一来,能不能按照意愿出行变成了比交通供求是否平衡更重要的议题,这个私人问题也就转化成了一个公共问题。在 “集体选择”的大框架下,每个公众追求的是个人或家庭的价值最大化,政治家追求的是更高的支持度。遇到公共决策,人们有强烈的“免费搭车”倾向,也就是希望在决策中,别人多承担支出,而自己少负担支出。

  即使经济学家们不停地警告:任何免费或价格压制政策,其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将远远大于个人所得到的有限的好处,任何看上去免费的政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转移负担,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免费。

  这就不难理解目前问题的症结了:公众希望更多个人福利和免费项目,至于这种政策的社会成本由谁负担,不是他们要担心的问题;决策者希望看到和谐平和的社会局面,至于政策是不是符合经济学原理,并不重要;媒体拍到了举国拥堵的新闻照片,抢了头版,博了眼球,记录出发时的狂欢盛况,而不必管几天后的归程是否顺利;经济学家坚持工具理性,执着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依然活在熟读精典和不谙世事的快乐中,自我消化着各种误解和攻击,说不清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 牛华勇)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