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产业

专访仝志辉:农业发展"稳中求变"改革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06日 18: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报道:(记者 周红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

  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些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关注三农话题,三农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国家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国家"十二五"规划突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强调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整个社会经济各领域都进入一个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在这过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如何适应形势需求,如何面对"转型"的客观需要,成为值得深层次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网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仝志辉。

  将"三农"纳入一体化管理更符合中国国情

  记者:数年来,中央年年都在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积累了什么成功经验?

  仝志辉:首先从政策格局来讲,把"三农"作为政策对象是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三农"纳入一体首先肯定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高度相关,不能割裂成单独的产业,或者是一类人、某些区域的发展来看,而是应该把"三农"统一起来观察。这是过去十年,我们在政策执行上实现了的一种布局,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见解。另外,多年以来我们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这就涉及到在国家整体发展策略上对于农业的定位,"重中之重"的表述也非常准确。

  同时,我们还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强调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综合性,还体现了"三农 "问题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国家发展问题的解决应同步起来,进行统筹的战略安排。十年来,我们看到,在如上战略布局下的政策安排有很多,整体上呈现"由易至难"的趋势。,比如说,十年间,我们取消了农业税,从根本上为农民减负;此后是要求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再以后是兴修水利,科技兴农战略。这些政策实际上都是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服务的。

  近年来,政府在资源和财政配置上都对农村农民有所侧重,除了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外,还加大了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后,实际上就是改变以前在资源投入上偏重城市的问题,使得社会资本和政府财政对城乡的支出基本均衡,在某些方面,甚至对农业农村会有所侧重。

  农业发展"稳中求变" 体制改革正当时

  记者:您刚刚讲到的是从政策统筹方面,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制度设计。单就农业来讲的话,近年来发展的现状如何?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仝志辉:首先我们要稳定和完善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包括明确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如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乃至到供销领域,推进"农超对接"模式,解决农户面对市场的局面等等。

  而除了稳定与坚持外,我们还需要对许多不适应农业经济未来发展的方面进行改革。像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的层面促进农业的市场化;除此之外,我还想特别提到一点,就是对于农业科技应用部分,我们应该转变一些观念。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农业机械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体系设立等等这些构想,单靠一个农户乃至几家农户是做不成的,推进现代农业,主导力量应是国家与政府,从财政和政策上给予农业更多的产业支持,引导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机械的升级换代。

  农业现代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记者:农业科技服务的最终主体是农民,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否可以执行得很好,关键就在于农民怎么样把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据您的观察,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仝志辉:农业科技利用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分两部分来具体分析。首先,是公益性质政策,像是农机补贴这种类型,国家是直接补贴给使用者的,这种情况不存在利用效率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公平门槛;而另一种模式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利用上,像水利设施,不同农户之间,劳力不同效率不同,对于这一技术的利用程度都会有不同。而后者,正是目前我们需要着力改善的部分。我认为,涉农部分的补贴政策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改善贫弱农户利用先进科技的能力,针对不同产区的不同比较优势,区别性的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区别性的给予补贴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我们时常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完全依靠市场配置,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有误区的。农业是带有公共性质的产业,它本身就需要社会的支持,放任其完全市场化,可能会导致这一产业吸引不到足够的投资和人力资源。

  探索中国综合农协的发展路径

  记者:别的产业或许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但我们知道"三农建设"从根本上来讲,是无法脱离中国经济整体结构调整的背景,农村的产业结构也亟待变化升级,据您的研究,未来的中国农村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该如何定位,并且逐渐转型?

  仝志辉: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为富足的国家之一。农业尽量保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对于减缓我们国家就业压力,保障整体国民都能享受劳动工资收入作用关键,因此不要一窝蜂去搞"大农场"农业,那种模式其实并不适合中国的比较优势。

  目前的农业市场化存在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将兼业农户边缘化的市场化,一种是将兼业农户作为主体力量的市场化。在前一种市场化的组织结构下,兼业农户可能越来越受限于农业生产者的角色,而无法进入农业加工和经营环节获得市场利润;由于其分散,在与加工和经营者的谈判中越来越没有谈判地位,使得生产环节利润越来越少。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种由农户以外的资本力量主导的农业市场化。而分散的农户经济面对农业商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存在巨大的困难。"大农吃小农"是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典型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规范问题,实质上是合作化发展的各种利益主体的资源禀赋、利益结构的对比和连接方式问题。这两种模式各有欠缺,实际上就意味着新时期的农村经济渴求"组织化升级"。

  我们研究认为,当下我国应效仿日韩,在农村推广金融合作、供销合作、专业合作三位一体的综合农协,,将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性合作,保障其在部分非农领域的收益,普惠性而不是精英俘获性地给予财政与税收扶持。这一模式将使农业农民有获取涉农产业大部分利润的能力,并且可以公平分配;同时,又有承接国家农业扶持资源并公平利用的能力;同时它又是金融机构,所有农民和农业的积极都通过它进行融通,并且把金融的利润也留在农村。有组织做保障的话,农业经济就会强势起来。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