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张朝晖:中西部城镇化应换挡提速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5日 07: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张朝晖

  国务院近日批准的《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及有关部门日前出台的《关于支持大别山片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意见》,均侧重于中西部地区崛起与发展。这意味着中央将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以推动东中西部城镇平衡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呈“东高西低”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促进东部地区提升城镇化质量同时,将加快培育和壮大中西部地区新的城市群,加速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以县域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51.27%,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约60%,进入城镇化稳定发展阶段。中西部省份城镇化率明显偏低,比如贵州城镇化率不到40%,仍处于乡村型社会阶段。在城镇化率排名前10的省份中,有5个在东部地区,有3个在东北地区。多数中西部省份排在10位之外。差距意味着潜力。随着本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东中西部城镇化速度将表现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推进速度会逐渐放慢,中西部地区将加速。

  今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扩内需成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重要抓手,城镇化提速必然会带动我国投资和消费增长。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整体提高4个百分点,这需要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从今年财政收入增速分析,结构性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下滑压力将逐渐显现,有限的财政支出应投入到投资效应更强的中西部区域。

  一方面,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空间约束越来越大,上海等城市开发强度已达50%左右,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在减少。土地要素资源价格大幅上升,让东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投资资金需求较大。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所形成的投资、消费拉动作用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多年实施的外向型出口导向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一批特大型城市集群,基础设施及城市配套建设空间近乎饱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等城镇基础设施改善空间巨大。分析人士表示,推进城镇化将带动当地房地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直接扩大对第二产业中的冶金、建材、建筑、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需求,还将扩大对现代物流、设计规划和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所以,加速中西部城镇化建设将有力地刺激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释放投资和消费增长潜力。

  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中西部市场扩大,将有大量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提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产业发展倾向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纷纷提出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把高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对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兴趣不高。

  据测算,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可以提高8-13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将增长900万左右,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将增长850万左右。伴随着农民工返乡及产业资本西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加速。

  虽然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但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仍面临富余劳动力多、耕地保护任务重、生态保护压力大和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等复杂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中西部地区提高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