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拆旧”“仿古”在我国加速上演 评:要加强科学规划引导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8日 09: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拆旧"和"仿古"的大戏正在中国城市加速上演。一边是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而另一边是地方55亿再造凤凰、千亿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开花。这一切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风景。为什么地方政府对古城重建有如此高的热情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马庆斌做解析。

  马庆斌:我想背后的原因总结起来大概有两个,一个就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崛起以后的一种所谓的文化自信的增强与传统文化的自觉救赎,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老百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自信心也开始增强。在体现在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从简单的照搬西方的规划,西方建筑风格的非理性行为逐步降温,与此同时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建设和规划也开始有所升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重建和保护古城的这种方向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原因,通过拆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这种古城,不仅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GDP,还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名片来提升它的高知名度,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那么,在如此浩大的古城重建中,是否存在着问题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马庆斌:当前古城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你会发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就问题来讲,总的来讲是有这么两个,一个是投资模式还是有待创新的,过多的依靠财政资金,这种过多的依靠财政资金也就是很多专家提到的政府花钱老百姓买单的问题,这种以财政投入为主力的模式就使得很多地方政府不能够更加充分的或者说科学的对项目建设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另外一个不太好的倾向就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无法将老百姓的生活和就业与旅游结合起来,还有一个倾向就是宁可拆除真古城把老百姓搬迁出去也要重建所谓的假古董。未来一个是要创新投融资的模式,来降低这种财政资金在项目开发中的比例。另外一个要加强科学规划的引导,降低地方政府在开发古城项目过程中的这种审批权限,让更多的专家和居民参与到这种项目的规划过程中来,这也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