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收藏

“哥窑”谜团正被解开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8日 14: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文汇报

 



  本报记者 范昕
  古代文献中的“哥窑”在浙江龙泉。这意味着龙泉黑胎青瓷有了“身份证”——“哥窑”。日前于浙江龙泉举行的“2012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20多位与会专家经过为期两天的分析论证,得出上述结论。关于“哥窑”的那些谜团正被一一解开。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一,以其制作精细、釉色莹润的黑胎开片、薄胎厚釉著称,历来“为世所珍”。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哥窑也是谜团最多的。由于“龙泉哥窑”与“传世哥窑”这样两类特征、性质皆有不少差距的哥窑同时存在,且缺乏同代文献的佐证,后代文献也常常一鳞半爪、甚至有的互相矛盾,致使学界关于哥窑名称的由来、产地、年代和特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龙泉是不是哥窑产地,有过争议,甚至有人对“龙泉哥窑”的存在产生质疑。

◆“哥窑”其名出自古文献,其中论及产地多数指向龙泉
  世人知晓“哥窑”,从古文献开始。考察“哥窑”一词,现有可查阅的资料最早见于元人孔齐成书于1363年的《静斋至正直记》一书。书云:“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今在庆元(注:宋时庆元一直属龙泉县管辖)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尽管该文献没有出现“哥窑”二字,但一般认为“哥哥洞窑”、“哥哥窑”与“哥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而已。“哥窑”的确切称谓,最早出现在明代曹昭成书于1387年的《格古要论》中:“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至于将哥窑与宋代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相提并论,并被后人冠以“宋代五大名窑”之名,则始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一书,上面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真正论及哥窑产地,得从明代嘉靖年间几部文人笔记算起。陆深的《春风堂随笔》写道:“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郎瑛的《七修类稿续稿》提及:“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
  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说,“涉及哥窑的古文献明清均有不少,凡论及产地大多指向龙泉,宋代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中哥哥所开的窑厂,只有个别指向杭州凤凰山下,如王世性的《广志绎》、高濂的《遵生八笺》。”

◆“传世哥窑”的出现,扰乱了学界对于古文献中“哥窑”的认知
  正当“文献记载的哥窑在龙泉”几近明朗时,“传世哥窑”的出现扰乱了学界对于古文献中“哥窑”的认知,日后关于“哥窑”的谜团越来越多。
  这“传世哥窑”,指的是流传有序的而非出土的“哥窑”器。1932年,民国政府在接收清宫遗存的文物清点造册时,发现了一批前所未见且缺乏任何产地、烧造时间等记录的瓷器,便以“传世哥窑”称之。这些瓷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内。据了解,“传世哥窑”与日后考古出土的“龙泉哥窑”有着不小的差异:比如釉质,前者属无光釉,有着较为浑浊的酥油光,后者则较为光亮;比如釉色,前者多呈炒米黄、月白,后者多呈粉青、灰青;比如胎色,前者相对较浅,后者偏深;比如开片,前者有着“金丝铁线”特征,即大开片中套小开片,大开片颜色发黑闪蓝,称铁线,小开片颜色为金黄,称金丝,后者则无明显的“金丝铁线”特征。
  “传世哥窑”的命名一经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它便成了哥窑的标准器物。记者留意到,针对一般藏家及艺术爱好者的《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一书就俨然将“传世哥窑”等同于“哥窑”,将“金丝铁线”视为“哥窑”的典型特征。更多的人认识哥窑,是从去年7月故宫博物院那件因仪器操作失误而导致损坏的瓷器,这是一件“传世哥窑”瓷器,当时众媒体却只说它是哥窑瓷器。然而,查阅宋代至明清的文献,寻不着任何有关“传世哥窑”的记载,且至今不仅未见“传世哥窑”的窑场遗址,也不见墓葬、窖藏中的典型“传世哥窑”器。传世实物竟然难以与考古材料相匹配。
  事实上,对于“传世哥窑”是否属于哥窑,争议一直存在。早在1943年,中国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就曾对“传世哥窑”的命名提出怀疑。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也曾认为当年登记造册的故宫博物院瓷器专门委员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导致了一些错定。

◆龙泉黑胎青瓷窑址的相继发现与深入研究,恰与古文献相佐证
  1956年起的几十年间,浙江龙泉就曾相继在瓦窑垟、大窑考古发现产黑胎青瓷的窑址,并出土黑胎青瓷标本。当时考古者也曾留意到,这些黑胎青瓷的器物特征与文献中记载的“章生一”主烧的青瓷器有不少一致之处。可惜,由于在这些窑址,黑胎青瓷是与白胎青瓷混烧的,数量偏少,没能引起学界过多关注。直到2010年龙泉考古发现几乎纯烧黑胎青瓷产品的瓦窑路窑址,“哥窑”研究这才有了突破。该窑址生产包括尊、觚、簋等在内的礼器类产品,在考古中还清理了包括窑炉、灰坑在内的重要遗迹。其中一个灰坑中,一下子出土了200余件可复原的黑胎青瓷。
  日前于浙江龙泉举行的“2012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正是基于半个多世纪以来龙泉考古发现以及调查取样。论证会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的20多位专家不仅听取龙泉窑址考古队针对近几年来龙泉黑胎产品调查发掘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瓦窑垟、瓦窑路、大窑等窑址的考古现场,也一一上手端详龙泉不同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标本,进而围绕龙泉窑的黑胎青瓷产品年代、宋代哥窑产地等问题展开专题论证。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沈岳明告诉记者,古文献上记载的哥窑特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釉色方面粉青为上,青色深浅不一,开片纹主要是浅白断纹。而经过专家在论证会上的认真讨论,初步认定无论溪口还是小梅等地考古发现的龙泉黑胎青瓷,其特征均与文献记载的哥窑作品相吻合,并得出结论:古代文献中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坦言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哥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对古文献记载的‘哥窑’认识更进一步,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有了准确的地名。”
  与古文献相佐证的除了考古发现,其实还有民间传说及习俗。龙泉当地百姓早口耳相传着哥弟窑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宋代龙泉县,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父亲去世后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甚至连皇帝都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表面的釉面全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且形状各异,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虽然哥弟窑的故事版本很多,但都是围绕哥弟窑年代在宋代,地点在龙泉,产品有哥窑器与弟窑器而展开的。甚至龙泉地区的烧窑人将章家兄弟奉为窑神,开窑必须拜祭。

◆为“龙泉哥窑”正名,解开的只是“哥窑”谜团中的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论证会给出初步定论的只是针对龙泉哥窑,对于哥窑研究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传世哥窑”仍是哥窑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窑址在哪,性质如何,究竟是哥窑还是官窑“仿哥瓷”的传世品,与龙泉哥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等等。耿宝昌说,“社会上同时存在‘传世哥窑’,跟龙泉发现的哥窑不完全一样,学界对它的认识尚未取得统一,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研究,当然最后会有个归一的问题。”
  又如哥窑与官窑到底有没有关系。古陶瓷领域“官哥不分”的说法由来已久。一来是因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和哥窑的基本特征容易混淆,都以开片著称,明代文献也曾提及“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二来是因在南方的吴语发音中,“官”、“哥”极为相似,有人认为它们本就是一种瓷。至于龙泉哥窑是不是官窑,吕成龙说,“我看了考古发掘出来的龙泉黑胎青瓷标本,发现其中有很多仿青铜礼器的器物,这意味着它们具有为官府烧造的这么一种意义。”

相关链接 宋代哥窑的独树一帜,在于缺陷美
  宋代哥窑以釉色和开片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讲究釉色的美丽,更讲究开片的美丽。所谓“开片”,指的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俗称“碎瓷”。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开裂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却无意中造就了哥窑瓷的美丽,它们错落有致,妙趣天成,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据说哥窑一出窑,就连釉面炸裂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件瓷器甚至能炸上一两年。这一缺陷日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最高层次,哥窑遂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与哥窑齐名的宋代名窑
  汝窑
  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玛瑙是很贵重的材料,烧造汝窑时釉里加上玛瑙末,故而汝窑的釉面与其他瓷器均不一样,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蟹爪纹,鱼鳞状开片,香灰胎,釉色呈天青色可谓汝窑的几大特征。一般情况下,汝窑都是素器,不带纹饰,因为它的釉较厚,胎上不好刻划。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来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有67件,珍贵非常。台北故宫是汝窑最为集中的地方,共有21件,其余的则分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等地。
  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这里,我们说的则是宋代瓷器中,作为一种专称的官窑,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
  宋代官窑有紫口铁足的特征,这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此外,宋代官窑都有开片,规律不一。一般来说,北宋官窑的器胎较南宋官窑而言厚重一些。
  钧窑
  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因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亦称“均窑”、“钧州窑”。钧窑虽属青瓷,但并非以青色为主,而是有着丰富的颜色,如玫瑰紫、海棠红、胭脂、朱砂、天蓝、月白。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这是窑变系的瓷器,其呈色在入窑之前不能控制,在烧造时才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人工控制则需高超的技巧,难怪行话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钧窑采用的是乳浊釉而非玻璃釉,好处是遮盖力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住,缺点则是对胎的要求不高,疏松或粗糙的胎都能被釉盖住。它还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这可谓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的贡献。
  定窑
  创烧于唐朝后期,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因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是白瓷,也只有定窑以纹饰而非釉色作为表现形式,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