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产业

星空传媒与《中国好声音》台前幕后那些事——专访星空传媒集团项目顾问徐帆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3日 17: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德尚玉)《中国好声音》这一档从荷兰引进的舶来品,如何能迅速在中国走红?一个只有十几人团队的小型工作室,是如何运作出这样一档火爆电视节目?星空传媒集团项目顾问徐帆大爆料《中国好声音》在制作团队中幕后故事,向央视网亲口讲述与灿星制作团队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央视网:能介绍一下灿星制作团队的队友吗?

  徐帆:我真的不是夸奖自己的朋友,他们是真的不错的电视人。年龄不大,75后,学历背景好,做过很多类型的节目。他们当中以前很多人不是做电视的,但大多学历背景好,有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等。人也不是花里胡哨的人,很务实,干事情比较踏实。在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业,也想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没有什么比团队里都是愿意做事情的队友更重要。

  大家一开始单纯的想把节目做好,不仅仅是以后的收视率,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精神。做一个行业就把这个行业做好,达到一定的标准,中国这方面人才比较缺乏。团队整体比较年轻,就是70后、80初的主。

  央视网:灿星里的队员中男女比例情况如何?

  徐帆:男生多,都是比较能吃苦的男生。他们非常辛苦,睡觉都很少的。他们在录制过程中熬夜是很正常,比如说录制节目的时候,一次录两天共四场。第一场大概下午三点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下午五六点钟才开始录制,第一场就录到晚上十点多;第二场开始是凌晨一点,最晚会录到第二天早上五点。中场休息很短,第二场节目录制的观众是换了人,但是工作人员还是原班人马,没有两波人。

  央视网:听说他们之前都有过在体制里的工作经验,为什么想到从体制里走出来去创立星空传媒?

  徐帆:他们大多数人之前在体制里面工作过,都有约十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做过不同的类型的工作,有做新闻出身的,也有做电视出身的。他们在以前的工作中也是表现非常出色的,一直积累到现在。

  跳出体制就要考虑生存问题。失败了,就没有饭碗了。比如说很多同事之前是在上海电视台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处级、副处级,总监或者副总监。他们从体制里面辞职的,必须得往前走。


  央视网:据说《中国好声音》在引进版权之后,整个制作过程并没有荷兰方参与?这与跟制作《中国达人秀》有什么不一样吗?

  徐帆:团队通过向西方模式的购买和自己的制作,这个团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制作“达人秀”,灿星制作已经从国外学了很多东西。“好声音”在主体节目录制过程中基本没有老外的现场指导。并不是说灿星制作自我感觉很好,瞧不起老外,不重视老外,而是已经制作了三季节目,现在第四季已经磨合得很好了,跟老外的配合已经很明白。电视制作方首次引进外来节目,跟西方模式合作的模式,比较常见的就是把老外请过来,讲一讲怎么做。有一些录制现场效果做,关键的录制比如说第一期,最后一期,或者收视率异动的一期老外要在现场,因为“达人秀”刚引进中国的时候,同样也请了荷兰方的监制过来。

  央视网:你认为灿星制作这个团队价值在于哪里?继《中国好声音》之后,星空传媒是否考虑过自主创作节目?

  徐帆:灿星制作这个团队的价值超过了单一的节目。也许有一天“好声音”老百姓不爱看了,“达人秀”也没人关注了,这都没关系。对市场来说,这个团队通过它的制作能力,用很多新的模式去创作更多电视作品,更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未来,不排除灿星制作团队的制作水平、观念得到较大提升,不再购买国外的节目了,自己研发真正本土的模式。

  央视网:灿星制作一直在学习西方模式,如何培养独立创作的能力?

  徐帆:中国很多电视人都有独立创作的意识。跟西方学得越来越好,越有有一种反向激励:其实国人自己也能做出本土的好节目!我认识的很多导演,包括主导演、副导演他们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现在很多媒体舆论指责“好声音”、“达人秀”节目就是照抄国外的节目。其实,越是学习西方模式的人,或者说越是做西方模式中国版的人,越有中国的情怀和关怀,越面朝中国的老百姓。

  央视网:星空传媒今后准备如何发展?

  徐帆:扩容,星空现在准备一年之后上市。财报要很好看,就是投入很少产出很多,这样上市之后才是潜力股。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