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评论: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4日 08: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商报

 



  为应对全球经济的颓势,美联储实行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日本、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大都实行货币宽松政策,造成全球规模的流动性泛滥。目前,据媒体报道,热钱已经向亚洲地区集结,并大举进入香港。那么,这一波热钱会给经济带来什么危害?人民币应该如何应对?是否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的未来如何?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商报记者专访了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建勋。

  热钱来袭,人民币该如何应对?

  “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更加及时、审慎、细致,更加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尽可能使用数量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始终对抑制通胀和房地产泡沫采取高压态势,防止通胀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借机反弹。”

  中国商报:目前,美、日以及欧洲各国大多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有媒体报道说,亚洲已经成了热钱的重灾区,您预计这一波热钱会有多大的规模?会给人民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石建勋:美国QE3推出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资本开始从发达国家大举流向新兴市场,自9月下旬至10月,中国(以香港地区为代表)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资金。人民币资产是本轮热钱最重要的流向。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激增,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环境。

  从表面上看,QE3目前每个月400亿美元的注入金额和2010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相当,但从长远看,情况有可能更为严重,因为这次美联储并没有设定期限,而是说将持续到就业市场复苏。那么,假如坚持两年之后就业市场还没有复苏呢?在理论上,美联储可能持续24个月向市场注入资金,这样进入市场的货币理论上就可能高达9600亿美元。最后通过银行放贷放大,美元供应量可增加4.8万亿美元,比过去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产生的2.3万亿美元还要多。这么大规模的美元泛滥,负面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

  花旗资本10月26日的流向报告显示,亚洲地区(10月24日当周)单周流入资金达13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人民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超过11亿美元,占到总数的85%左右。除了ETF,香港的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也是热钱投入的重点。很多资金是冲着利差套利来的,因为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维持近零利率,而港元跟美元是挂钩的,所以港元也将维持很低的利率,涌港资金在香港用港元借人民币,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之类的固定收益品种稳赚不赔。

  热钱会通过经常账户进入内地市场,渠道众多,监管也非常复杂,但如果热钱持续进入中国,会推升中国的通胀水平,而且迫使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外贸出口、金融稳定、通胀水平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等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商报:那么,为了应对这一轮热钱来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石建勋:首先,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更加及时、审慎、细致,更加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尽可能使用数量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始终对抑制通胀和房地产泡沫采取高压态势,防止通胀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借机反弹。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尽可能降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汇率改革仍然要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同时要加强对资本流进和流出的监管,严厉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防止热钱等违法违规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特别是要防止其流入股市楼市,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

  第三,香港和内地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游资袭扰。在目前的框架下,香港相当于海外人民币流动性中心,热钱要进入内地市场,取道香港显然是最可行的方法,近期港币贬值以及资产价格迅速上升,正是热钱袭扰的明确信号。对香港和内地而言,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控制资产市场的价格将有利于防范游资投机,同时两地要紧密合作,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扩大金融监管合作,共同应对游资投机。

  最后,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以降低美元霸权、美元泛滥对中国和世界经济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2002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只有2100亿美元,到了今年6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24万亿美元,10年之间增长了14倍。与此同时,在外汇储备节节增长之际,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也在迅猛增长。2002年1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是15.7万亿人民币,2012年7月是91.9万亿人民币。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度。原因是多年以来,我们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不断加印钞票去收购美元,结果美元买得越多,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就越严重。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人民币汇率是否还要继续盯住美元?如果美元是一个信用良好的货币,如果美元不会滥发,不会贬值,那我们持续盯着它也许还不至于这么被动,但现在发行美元的国家不讲信用,无节制地滥印美元,不断地搞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制造通货膨胀,不断地打压中国强迫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继续让人民币与美元绑在一起,还要不断购入美元,那就很可能会不断吃亏。

  中国商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与港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目前来看,港元与人民币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最有利?

  石建勋:每次游资涌入香港的时候,联系汇率制度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就曾撰文提出“若要我们接受固定汇率机制在香港行之有效,那么在时机适当成熟时,港元应否脱离美元,转而与人民币挂钩”的思考。我认为在人民币未实现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港元挂钩人民币并不可行。

  就改革事宜而言,按改革力度大小依次是:港元直接挂钩人民币,借鉴新加坡,以一篮子货币为港元的币值参照及扩大港元兑美元波幅。但在人民币自由浮动前,香港只能维持现状。30年来的经验已经证明,联系汇率虽不是最好的,但却非常可行。在当下机制框架内,港元挂钩人民币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影响,但香港与欧美建立支付往来时,就会遭遇人民币与欧美货币无法自由兑换的尴尬。就香港对内地、美国的经济往来看,港元盯住人民币更符合香港利益,但可惜人民币未实现自由兑换,无法成为香港的锚定货币。

  港元不妨与一篮子货币建立关系,人民币也可成为“一篮子货币”中的一种,随着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更为紧密,人民币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可逐渐提高,香港对现行汇率制度要有过渡性安排。港元同时与美元、人民币、欧元,及其他相关联货币建立联系,其中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占比九成,其他货币则分别占比5%、4%和1%,未来再依据经济发展状况与汇率政策效果等进行调整,这样的尝试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也能使港元避免因美元泛滥而受到冲击。

  目前香港所面临的“游资投机风险”,一定程度上是人民币与市场发展状况不对接的问题。港元独特的金融发行及货币制度,不能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应帮助内地金融中心尽快成熟,内地金融中心成熟后可更好地促进并提升香港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可采取3322战略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摸着石头过河’。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自然发育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过程。”

  中国商报:您也认为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现在,国际化的脚步明显加快。您如何评价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石建勋: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重要战略,而且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币体系调整是一场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深刻大变革,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主权问题、政治问题,是世界政治经济实力和权力利益长期博弈的结果。短期看,美元将继续作为惟一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中期看,美元、欧元、人民币和卢布等货币将有可能分别成为区域货币,同时逐步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长期看,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简单的多极化,有秩序、有竞争的缓慢演变发展,未来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金融机构作用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极化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虽然美元和美国政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但无奈的是,目前还没有其他货币能够替代美元,全世界都被美元绑架,不得不继续维持美元霸权体系。从现实出发趋利避害,中国也应暂时维护现有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运转,原因有:一是防范中国目前拥有的美元资产因美元本位崩溃贬值遭受巨大损失;二是防范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经济增长模式因美元本位体系崩溃而突然中断,以争取宝贵时间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三是由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还很漫长,如果目前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突然崩溃,人民币可能得不到任何实际好处。

  中国商报: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格局或路径?

  石建勋: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摸着石头过河”。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自然发育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过程。

  我们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实现路径总结为人民币国际化“3322”战略:第一个“3”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三步走”战略: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具体步骤是,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及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蒙古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使之成为世界性货币之一,即以我国为圆心,不断扩大人民币信任和使用半径。

  第二个“3”即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职能“三步走”战略:贸易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计价货币→世界储备货币。具体步骤:创造和完善贸易结算条件,先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和亚洲地区的贸易结算货币,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与开放步伐,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第一个“2”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境内与境外“双轨制”战略。人民币要实行国际化,根本要求是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的完全兑换,但在短期内如果人民币匆忙实行可自由兑换,会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另一方面,如果要等到国内金融监管体系和水平达到国际化的要求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需要很长时间。鉴于此,为抓住机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采取一种双轨制、有差异的推进步骤。双轨制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提高中国金融体制监管水平和金融体系效率,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双轨制的第二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和上海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由于境外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是相互区隔的两个市场,可以采取较激进的战略,加大力度推进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二个“2”即人民币国际化的两个中心建设,一个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个是香港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资本账户开放要循序渐进

  “从中国自身的经济金融现状来看,目前全面开放资本账户还存在四个方面的短板:其一,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待推进;其二,金融市场体系和功能有待完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其三,金融监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金融法制环境有待完善;其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商报:您刚才说,人民币国际化最根本的是资本账户开放,最近有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资本账户全面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是这样吗?

  石建勋:从中国自身的经济金融现状来看,目前全面开放资本账户还存在四个方面的短板:其一,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待推进;其二,金融市场体系和功能有待完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其三,金融监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金融法制环境有待完善;其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商报:既然存在如此短板,那么,您认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石建勋:起码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资本账户开放不能给自己设定时间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应该缺之补之、过之收之,条件和时机成熟就可以开放,或具备某一个项目上的条件就可以开放该项目,条件不具备不能“闯关”,条件发生变化要马上进行调整。资本账户随条件变化而 “开门”和 “关门”,这是国际惯例,对此我国不能设定时间表,不要用过多的承诺束缚自己。

  第二,资本账户开放应坚持 “主动性、渐进性与可控性”这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资本账户开放,必须以人民币汇率完全浮动作为前提,而且要相辅相成,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涉及到国内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要有一个过渡期。因此,资本账户必须是渐进开放。由于利率、汇率和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故应该慎重确定三者合理开放时序,避免盲目开放所带来的金融冲击。

  第三个原则,本着 “先试点后推广”和金融业 “对内开放要优先于对外开放”的原则,资本账户开放要与国内的金融改革相配套。考虑到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应注意开放速度和程度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的程度相适应,与监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相适应,与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相联系。

  还有,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的资本跨境流动采取不同的管制思路,应遵循 “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先债券后股票再金融衍生品、先发行市场后交易市场、先小额再大额、先低杠杆后高杠杆”的原则和路径,同时,根据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适时灵活调整对资本出入规模的限制。

  最后,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原则,逐步提高审慎管理要求,侧重交易层面的管理,逐步放开汇兑环节不必要的限制,积极创造条件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