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尚文

“于丹被轰”的三个利好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15: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羊城晚报

 



  11月17日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昆曲表演,谢幕时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讲话,于丹身着超短裙、黑色长丝袜,脚穿超高跟鞋,走上舞台,观众中响起喝倒彩声。当于丹接受台上一位老艺术家献花之后开始讲话说“我先代表大家……”时,有人喊出“于丹下去”,并且得到其他多位观众的呼应,于丹只得放弃讲话,退到后台……

  □肖鹰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一个被媒体和市场联手打造的文化符号,“国学超女于丹”这两年来多少有些沉寂。然而,本月17日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的一场昆曲商演上,发生的于丹被观众轰下台一事,又将于丹推到了公众视线的焦点上。我以为,这是一个文化利好事件。

  首先是对于丹教授的利好。于丹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虽然出身于文学硕士,但长期从事的是媒体策划及相关教学,2007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成名后,就在国内文化市场以“国学专家(大师)”的招牌行市。于丹之所以能暴得大名,一方面来自于她以媒体中人的敏感捕捉到了当时受众的普遍心理需要,并以煽情蛊惑的演讲加以迎合(“心灵鸡汤”),另一方面是,她由中国受众最广的电视媒体捧出。

  我以为,以“国学”行市,于丹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恐都有难以弥补的局限。她声称自己四岁读《论语》,但对《论语》的解说错误百出,而讲《庄子》更是臆断妄议,基本文理不通。实在讲,于丹讲国学,犹如没有根底的票友在“曲苑杂坛”里充大师。

  成名后的于丹,在与媒体、市场的合谋中随行就市,高调扮演文化市场的“国学符号”。这次在北大被轰下舞台,无疑是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现场观众给了于丹教授一个当头棒喝。如果于丹教授从中获得教训,对于她未来的发展,将是有益的事情。

  其次是对北大优秀传统的利好。北大的优秀传统是蔡元培先生掌校时培植的“兼容并包”。“兼容并包”,是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前提下,允许差异,鼓励多元,从而创造丰富而有生气的学术空间。因此,在元培先生治下,北大为风格迥异、观点差异甚至立场冲突的胡适、鲁迅、辜鸿铭、黄侃等学术大师提供了自由空间。“兼容并包”无疑是北大之成为世人心目中之北大的始基。但“兼容并包”并非良莠不分、清浊不辨,更不是阿谀逢迎、同流合污。相反,是有原则、有格调、有情操的。我们回顾北大历史,就可看到学术大师们不屈理阿俗,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而不妥协的斗争。

  中国的传统精神中,儒家精神凝聚于“诚”,道家精神凝聚于“真”。这两三年来,公众慢慢厌弃于丹,评价她最普遍的一个字就是“装”。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现场观众在于丹未开口前就抵制她,直至把她轰下台,根本原因恐还不是于丹以昆曲外行来扮演专家角色,而是公开抵制“装”。观众此举,不是拒绝差异和多元,而是要抵制虚伪和流俗。

  再次是对营造健康文化空间的利好。一个健康的文化空间,应多元并存,因此构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一个健康的文化空间,在根本意义上,始终存在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矛盾,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存在着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冲突。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意义上,保持经典艺术的纯正性、追求高雅艺术品位,是以高雅文化为载体的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正如许多网民指出的,无论这次昆曲的演出地北大,还是当晚现场,真正的昆曲研究专家,诚心真意热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多不胜举,为什么主办方偏偏就要把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于丹”商标贴在这场大家荟萃的高雅艺术演出上呢?

  根本原因是这些年来,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引导了流行文化的过度发展,乃至于造成了流行文化对高雅文化的侵蚀,直至现在流行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换言之,高雅文化流行化,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普遍状态。在当下文化活动中,普遍挪用流行文化符号(各色“明星”)为严肃文化代言,其意就在此。正是在这个文化生态下,主办方才将“于丹”引用为这场高端昆曲专业演出的“总结性”符号。

  于丹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的是市场流行文化,她出席这次昆曲演出的着装明显轻佻而不合场景,观众(戏迷)对她的抵制,实质上是高雅艺术对流行文化所依凭的商业权势的抵制。在北大演出中,现场观众抵制流行文化的商业符号“于丹”,就是高雅文化重新对流行文化说“不”。

责任编辑:陈平丽

热词:

  • 于丹
  • 国学
  • 论语
  • 流行文化
  • 心灵鸡汤
  • 庄子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