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资讯频道

《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出炉

发布时间: 2012年12月11日 14: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日报

 



    12月9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与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严峻
   《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根据中国实体经济20个行业共计1689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至2012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分析形成。
   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快速下降趋势明显,是近10年来总体财务安全最差的一年。2012年出现风险和高风险(ST和退市风险)的中国上市公司,占总体上市公司比重达到28.12%,超过1/4。上市公司异常指标大量出现,总体财务安全状况非常严峻。
   截至2012年10月, 20个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全部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2个行业下降幅度超过10%,下降行业比例和降幅也为近10年来最大。其中,房地产业下降35.32%,是20个行业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除房地产行业外,降幅超过20%的行业还有:仓储行业、批发业、建筑行业、多种经营业、公共事业行业等。
   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仓储业、建筑业等3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已经显现;房地产业、电信业、农林牧渔业、机械工业、建筑行业、多种经营行业等6行业上市公司经常收支指标出现严重异常。
   此外,食品行业、仓储业、零售业、批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运输业等8个行业银行借款使用效率最低。而企业借款使用效率低下,正反映了实体经济经营困难,销售乏力,利息负担沉重。同时,银行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大。
   实体经济面临发展粗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今年的中国经济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题,对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蔡名照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实体经济重新认识和探索,必将启发人们对中国企业改革深度思考,而实体经济的回归与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变革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从自身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邵宁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长期面临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克服困难,实体经济就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强化管理,练好内功,积极“走出去”,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和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的重塑核心,就在于不断推动区域的产业升级。他建议,在区域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要突破单一的政府运作模式,适当引入具有丰富产业运营经验的市场化机构。他举例说,日前河北固安工业园区引入市场机构华夏幸福基业,由华夏幸福基业投资220亿元的固安肽谷生物科学园即将全面启动,就是一个积极探索。
   重振实体经济,政府应当加强引导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厉以宁提醒,要实现实体经济回归,信心最重要。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出现新的优势和红利,如技工群体正在发展壮大、科技水平正在提高。增强信心的目的在于调动民间积极性,这样改革才能向前推进。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介绍,目前实体经济企业不仅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还面临用工难、投资难、盈利难、转型难等多重困境。“要缓解这些困境,推进金融改革和财税改革非常重要。”辜胜阻建议,扩大金融供给,让民间资本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中小银行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同时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显著地提高直接融资。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目前企业去库存化已接近尾声,生产增速高于库存增速,这是比较好的迹象。此外工业用电量也出现回升,总体看,工业企稳非常明显,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大家对工业的信心。他建议,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结构调整的意愿比较足,政府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强引导,加快调整步伐。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严峻
  《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根据中国实体经济20个行业共计1689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至2012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分析形成。
   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快速下降趋势明显,是近10年来总体财务安全最差的一年。2012年出现风险和高风险(ST和退市风险)的中国上市公司,占总体上市公司比重达到28.12%,超过1/4。上市公司异常指标大量出现,总体财务安全状况非常严峻。
   截至2012年10月, 20个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全部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2个行业下降幅度超过10%,下降行业比例和降幅也为近10年来最大。其中,房地产业下降35.32%,是20个行业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除房地产行业外,降幅超过20%的行业还有:仓储行业、批发业、建筑行业、多种经营业、公共事业行业等。
   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仓储业、建筑业等3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已经显现;房地产业、电信业、农林牧渔业、机械工业、建筑行业、多种经营行业等6行业上市公司经常收支指标出现严重异常。
   此外,食品行业、仓储业、零售业、批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运输业等8个行业银行借款使用效率最低。而企业借款使用效率低下,正反映了实体经济经营困难,销售乏力,利息负担沉重。同时,银行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大。
   实体经济面临发展粗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今年的中国经济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题,对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蔡名照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实体经济重新认识和探索,必将启发人们对中国企业改革深度思考,而实体经济的回归与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变革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从自身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邵宁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长期面临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克服困难,实体经济就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强化管理,练好内功,积极“走出去”,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和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的重塑核心,就在于不断推动区域的产业升级。他建议,在区域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要突破单一的政府运作模式,适当引入具有丰富产业运营经验的市场化机构。他举例说,日前河北固安工业园区引入市场机构华夏幸福基业,由华夏幸福基业投资220亿元的固安肽谷生物科学园即将全面启动,就是一个积极探索。
   重振实体经济,政府应当加强引导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厉以宁提醒,要实现实体经济回归,信心最重要。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出现新的优势和红利,如技工群体正在发展壮大、科技水平正在提高。增强信心的目的在于调动民间积极性,这样改革才能向前推进。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介绍,目前实体经济企业不仅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还面临用工难、投资难、盈利难、转型难等多重困境。“要缓解这些困境,推进金融改革和财税改革非常重要。”辜胜阻建议,扩大金融供给,让民间资本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中小银行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同时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显著地提高直接融资。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目前企业去库存化已接近尾声,生产增速高于库存增速,这是比较好的迹象。此外工业用电量也出现回升,总体看,工业企稳非常明显,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大家对工业的信心。他建议,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结构调整的意愿比较足,政府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强引导,加快调整步伐。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