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牢牢把握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关于北京汽车集团跨越式发展的调研报告
郑功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既是对以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近一年间,笔者对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及其所属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福田等10多家企业进行了20次专题调研,获得一些初步认识。
北汽集团是2000年9月在对原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进行改制基础上建立的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拥有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服务等20多家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生产的越野车、轻型卡车曾红遍全国,80年代的北京吉普车更是风靡一时。但进入90年代以后,汽车消费市场急剧变化,北京的汽车工业陷入生存困境。2001年,北汽集团亏损近6亿元(汇总口径)。巨额亏损使人们对北京是否还要发展汽车工业产生重大分歧。最终,北京市作出了通过市场化改革发展汽车工业的决策,并于2002年促成北汽集团与韩国现代合资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自此,北汽集团进入新的创业时期。从2001年到2011年,北汽集团的汽车年产销量从13万多辆增长到150多万辆,年均增长27%以上;营业收入从73亿元增长到2011亿元,年均增长39%以上;经济效益从亏损近6亿元发展到赢利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7.54%。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对社会就业形成巨大拉动,北汽集团在岗人员从3万多人增长到8万多人。经过10年的改革发展,北汽集团以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五位、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居全国第四位的骄人业绩,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北汽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是近10年来国有企业再创辉煌的一个缩影。
坚持走市场化改革道路
从10年前的艰难生存,到10年后成长为首都工业经济的龙头和我国汽车工业的生力军,北汽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正确道路。
一方面,北汽集团以盘活存量资产为重点,通过改制、改组与合资等方式向资本市场融资,迅速实现国有资本、企业资本、社会资本、外国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另一方面,资本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又带来零部件采购、产品销售及法人治理方面的深刻变化。目前,北汽集团的零部件面向全球市场采购,产品完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北汽集团董事会、监事会及整个运营系统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运行,以国内外一流汽车企业为标杆,不断完善管理与运行机制。
正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使北汽集团摆脱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并迅速成长为具有控制力、影响力的现代企业。这揭示了国企改革的正确出路既不是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老路,也不是一卖了之的私有化道路,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
主动适应市场竞争
北汽集团成立伊始,就面临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即汽车消费从机构或团体消费为主转变为私人消费为主,汽车产品从商用车为主转变为乘用车为主。再加上放开市场以后跨国汽车企业的强势进入,给原本以商用车为主的北汽集团带来巨大压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北汽集团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主动适应。第一步是主动适应汽车市场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例如,福田汽车原来主要生产轻卡,进入新世纪后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向轻客、重卡、皮卡等细分市场进军,并在2007年迅速完成面向全球市场、具有更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高端商用车产品布局。第二步是从中外合资入手,引入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资本、技术及管理经验。从中韩合资的北京现代到中德合资的北京奔驰,再到中美合资的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及与江森、德尔福、天纳克等30多家世界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合资合作,北汽集团不仅引进国外优质资本,而且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合资品牌。第三步是多管齐下,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2007年成立研发总院,从国内外吸引高端汽车专业人才;2009年出资2亿美元收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典高档轿车萨博的相关知识产权,并在消化萨博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提高,极大缩短了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时间,为生产中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奠定了技术基础;2009年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着力推进电动、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从产品单一到产品多样化,从商用车一品独大到商用车与乘用车并重、再到打造整车制造、零部件、自主研发、服务贸易四大平台,从依靠政府扶持、团体消费到完全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合资生产汽车到打造先进的自主品牌汽车,从传统汽车生产到新能源汽车开发,从满足于国内市场到开拓海外市场,北汽集团近1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深刻表明,竞争才是国有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主动适应竞争才会赢得持续发展壮大的机遇。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影响重大。北汽集团脱胎于传统国有企业,原有企业普遍被改制或重组,多家企业还因长期亏损而破产,涉及数万员工的利益与去留,再加上多个合资企业要受外国投资人及其劳资关系模式的制约,存在较大的劳资冲突风险。但调研发现,北汽集团劳动关系整体和谐,并未发生过严重的劳动纠纷。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构成了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为首都的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
首先,严格依法、依政策推进企业改制改组,创新管理,不甩包袱。在转制过程中,北汽集团将原有的不景气企业集中到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管理。这种做法看似集中了矛盾,实际上便于按相同政策妥善处理老企业改制、改组乃至破产中的问题,按统一标准维护职工权益,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了职工安置工作的公平性,使北汽集团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其次,处理劳动关系守法合规。在北汽集团的8万多名员工中,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其中,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者占4.8%,2年期占11.6%,3年期占47%,5年期占21.1%,无固定期限占8.6%,其他形式占6.9%。不仅如此,所调研的企业均有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均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提供相应的职业福利,安全生产受到重视,正向激励机制比较完善。这些举措奠定了和谐劳动关系的牢固根基。
再次,充分发挥党组织与工会的作用。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企业均签订了有实质内容的集体劳动合同,建立了工会主席或代表与外方总裁、行政管理层定期对话机制,以及工资正常增长的协商机制。北京现代的工会还在90多家中小型配套企业中建立了外延分会,这一创造性举措促进了配套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在北京现代高速增产时,这些配套企业能够紧紧跟上,不能不说是整个产业链条劳动关系和谐的成果。其他企业的职代会制度也比较完善,党、团组织均能发挥应有作用。正是因为将劳动关系纳入规范的制度与稳定的劳资对话机制,北汽集团才能在艰难复杂的改制与转型中化解诸多矛盾,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启示与思考
作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竞争挑战的一个成功例子,北汽集团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一是国有企业应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局服务。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近年来,北汽集团等一批国有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国有企业应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这样才能既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又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二是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只有市场化改革才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才能使企业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与发展潮流。北汽集团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市场化改革、在竞争中发展是壮大国有经济的正确出路。三是要将借鉴国际经验与发挥我国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当然,北汽集团还面临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大幅度提高等。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着眼于促进国有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健康发展,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应加大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力度,在国家层面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等的扶持力度,落实政府采购优先选择自主品牌的倾斜政策。国有企业则应进一步凝练核心业务,聚集一流人才,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