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用业绩证明你不是基金业中的“廖化”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08: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俗语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团队里没有出众的人才,即便是担负重任的人也是能力平庸。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能力一般,而推出来当先锋是实属没辙。不过,也有人为廖化“翻案”,认为廖化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不但在征伐中屡立奇功,在政治谋略上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管怎样,这句话想揭示的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

  如今的基金行业也是如此,新基金的快速扩容与培养优秀基金经理人才的发展步伐不一致,后者跟不上前者的发展。导致了很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涉“市”不深,常被质疑。曾有观点认为,从3000多点下来的这一轮非理性超跌与基金经理过于年轻化有关,正是因为经验不足,面对市场突然变化产生了过激反应,甚至产生了集中性抛售。基金公司宣传材料上甚至隐瞒年龄,媒体报道上常被冠以“80后”的帽子,因为“80后”意味着年轻化。

  其实,笔者认为,年龄不是问题,不是还有“年少有为”、“英雄出自少年”的赞赏吗?关键是基金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怎样弥补涉“市”年限少而带来的经验少得缺憾?现如今大部分都是由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培养模式,这尚可理解,但是由研究员或资深研究人士直接跳到基金经理的也不在少数。行业研究与实质管理基金有很大的差别,正如一个刚踏入行业的毕业生,会感觉到上学时学习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有很大差别一样。

  有基金公司会说:“我们会要求研究员做模拟盘,像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一样,让他们亲身感受投资,考验他们的投资能力,这也是一种模拟实践经验。”

  但是,模拟还不是实际操作,实际投资中也是场心理战,这在模拟盘中很难锻炼。为什么常说经历牛熊市的基金经理是比较具有丰富经验的基金经理呢?其实主要是心理战术比较成熟。

  当然,客观因素导致目前的人才培养只能按上述模式进行。“廖化”们也只是想做自己而已,那只能用业绩来说话。

  

热词:

  • 廖化
  • 基金经理
  • 基金业
  • 80后
  • 基金行业
  • 业绩
  • 基金公司
  • 翻案
  • 新基金
  • 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