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CNTV名家专栏 >

郎咸平: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目的是反腐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5日 09: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企业家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经济学家 郎咸平(资料图)

  在当下中国,诚信丧失,司法不公,监管失控,贪污受贿索贿蔓延,商业环境恶化,长此以往何谈经济发展呢?而且这种负面的因素已经毒化了社会大众的智力,使他们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我在新书《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中引述亚当·斯密的话:“……他在本行业获得的技巧是以智力衰退、丧失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为代价。在任何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里,如果政府不努力挽救,占人口主体的贫穷的劳动阶层必然会受到上述伤害。”我们竟然惊讶地发现,所谓的现代资本主义之父的亚当·斯密已经在18世纪就替社会大众呼吁我们的政府出面打击腐败,亚当·斯密真是何其睿智啊!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英雄人物,他不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更堪称现代资本主义之父。举例而言,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时期,为政府服务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还设计并佩戴印有亚当·斯密肖像的领带,可见亚当·斯密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影响力之大。亚当·斯密的思想孕育了现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体系之一自由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另一个由马克思理论所孕育的苏联东欧等国家却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逐步解体了。

  但是我们在重新阅读这本开现代自由经济思潮和现代资本主义先河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之后,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到震惊不已:亚当·斯密的思想应该重新被定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渊源之一。亚当·斯密时代的英国是处在原始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庞大的资本家集团腐蚀了英国的议会而通过了许多压抑劳工图利资本家的议案,同时英国的资本家透过大英帝国的扩张掠夺了大量殖民地,甚至使得大英帝国的子民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因此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如同马克思一样,痛斥资本家通过操纵和贿赂政客来剥削工人;他不仅对工人的贫困痛心疾首,也痛切地感受到他们心智的衰退;他还强烈谴责资本的贪婪摧毁了资本家的灵魂。同时,和列宁一样,亚当·斯密也谴责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人民,而且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工人也遭受了严重剥削。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目的在于反对在经济生活中腐败地使用政治权力,他认为市场有只“看不见的手”,所以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就能使得整个社会得益,因此他要求政府退出经济舞台,不要干涉经济的自然运作。故此他把此项(经济学)研究领域命名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马克思所处的德国(普鲁士)的情况和英国差不多,只是德国当时不像大英帝国拥有多处殖民地,因此马克思只针对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议题展开批判。可是马克思本身是位哲学家,他的思想承自康德、黑格尔等大师,他从哲学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他指出,当时所谓的现代国家是由一系列抽象规则所组成的,而老百姓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些规则主要是因为私有财产制度,一旦产生产权纠纷,社会大众就可以透过这些规则解决争端,从而保护私有财产。但是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议会制度的批评竟然和亚当·斯密如出一辙,他也认为资产阶级腐蚀议会建立图利资本家的规则,进而奴役劳动者。马克思对劳动者的惨况批判和亚当·斯密又是如此之类同,他指出抽象的私有财产使得人们之间变得疏远、冷漠,同时也恶化了人际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工人们把他们的劳动看作是愚笨的苦差事,然而资本家只是把工人看作被剥削的对象、挣钱的机器。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马克思的解决方法不同于亚当·斯密,他认为只有废除私有财产才能重建和谐社会,而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的矛盾一定会崩溃,并最终由无产阶级所取代。无独有偶,马克思也将这些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

热词:

  • 亚当·斯密
  • 国富论
  • 反腐败
  • 看不见的手
  • 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社会主义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