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合理规划“核”与“圈”有利于城市圈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2日 12: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网易财经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8月11日,有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财讯传媒集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主办的“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在河北崇礼召开。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分别讨论了城镇化进程中环首都经济圈问题、都市圈城市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都市圈中中小城市的功能与定位等。

  关于环首都经济圈问题,周其仁认为城镇化是人口集聚,人往人处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往往人口高密度的地方。做为环首都经济圈的“核”,北京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核”的作用。去年北京的GDP1.6万亿元,全国GDP总额45.8万亿元,北京的GDP仅占全国的3%,而大东京人口占日本人口的4%,GDP占日本的30%多。

  城市圈城市中“核”与“圈”资源合理配置对城市圈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微博)提出“核”与“圈”的关系存在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大树底下不长草”的两种观点。持“大树底下好乘凉”观点的认为在大城市的周边,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易辐射到周边的小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更多的是互补合作而非竞争关系;持“大树底下不长草”观点的人认为大城市和周边的小城市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互相争夺资源,一般情况下小城市的明显竞争不过大城市,因此容易出现“大树底下不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都市圈资源配置的合理方式,这需要城市圈合理的规划。

  至于城市圈合理规划,周其仁认为城市圈中的“核”要发展壮大自己,能够吸纳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这样城市圈才能可持续发展。

热词:

  • 城市圈
  • GDP
  • 周其仁
  • 都市圈
  • 大树
  • 首都经济圈
  • 合理规划
  • 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