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315快报

“3.09”特大假农资案

发布时间: 2013年03月13日 12: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

 



  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侦查,公安部组织指挥河南、江苏、河北等地公安机关开展 “3.09”特大假农资案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生产、仓储、销售假农资窝点8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4名,打掉团伙28个,查获制假设备42台,缴获假冒伪劣“杜邦”、 “拜尔”、“仙隆地宝”等农药146个品种3100余万瓶(袋),半成品8000余万瓶(袋),生产原料136吨,包材11.2万套;假冒伪劣“佳美施”、“沃而丰”等化肥730余吨;假冒伪劣“先玉335”、“天光一本”等种子145袋。据统计,该案缴获农资涉案价值近5亿元,系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的案值最大、假冒品牌最多的一起假农资案件。

  2012年3月以来,公安部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坚持将农资打假作为第一战役,进行专门部署,迅速掀起强大打击声势。期间,河南省公安机关接一群众举报称,其购买的十余瓶农药经到农业部门检验不合格。根据该线索,河南省公安机关逐步发现一个以河南郑州为生产源头,销售下线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假农资犯罪网络。鉴于该案涉案金额大,销售网络分布范围广,公安部立即部署河南、江苏、河北等涉案地公安机关实施联合侦控,查明、锁定一大批制假售假人员及其窝点,并及时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成功突破全案。

  据专案组民警介绍,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现已查明,孔某、左某、房某等人在郑州多个地方设立地下窝点,大肆生产假冒伪劣“杜邦”、 “拜尔”、“仙隆地宝”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农药,通过物流渠道,将假冒伪劣农资批发销售给江苏、河北等地犯罪团伙,再经这些团伙层层批发转售,最终通过各地一些不法农资经营部、游商走贩等卖给农户。经农业部门检验,本案缴获的假农药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严重超标,如施用于农作物,不仅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当前,受经营门槛低、犯罪收益大、侵害对象防范意识差等诸多因素影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形势十分严峻,不断发展蔓延,呈现 “四有”特点:一是有规模。农资犯罪团伙通过犯罪收益积累、扩大产能,不断发展为有计划、上规模的集团化经营。一些制假售假团伙甚至注册成立公司,披上合法外衣从事犯罪活动。二是有技术。由于农资行业特殊性,犯罪分子多为深谙农资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渠道的“业内”人员。此外,各种造假“高新技术”也在农资造假中得到应用,如一些案件查扣的假包装、商标标识仿真度极高,甚至具有电话、短信防伪查询印证功能。三是有网络。假冒伪劣农资的原料生产、成品加工、分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往往由不同团伙、在不同地域分别完成,形成了产、供、销跨区域犯罪网络。这些团伙一般都采用订单式生产,相互之间单线联系,且多使用假名,行为隐蔽,手段狡猾,发现和查处难度大。四是有规律。春季为假种子案件集中高发期,夏季、秋季则为假农药、假化肥案件的多发期。同时,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时不同,上述季节性规律特征也存在地区差异。

责任编辑:梁宵

热词:

  • 3.09
  • 特大
  • 假农资
  • 打假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