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景点门票再现"三年必涨"门票经济怪现象

发布时间: 2013年04月07日 14: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解放日报

 



  离上一轮景区门票集中涨价又过了三年,全国景区门票迈入新一轮涨价周期。记者昨天从沪上旅行社获悉,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多个景区上调了门票价格,连原来不设门票的湘西凤凰古城也在这一轮涨价潮中趁势增加了148元的景点门票……对此,游客表示无奈:风景也“看不起”了。

  “三年禁涨”变“三年必涨”

  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这被业内称为“三年禁涨令”。从这一通知下发后,2010年“禁涨令”首次解冻,曾出现过一轮景区集中涨价。如今又时隔三年,各大景区欢欣鼓舞:新一轮涨价周期到了。

  有热心网友收集整理了近期涨价的景点名单,并列出了票价和涨幅。记者看到,四川峨眉山的旺季门票价格从150元调整到了185元,涨幅23%;张家界宝峰湖景区价格由74元调整到96元,涨幅30%;扬州瘦西湖开始执行150元一张的旺季票价,比之前上涨了30元……国家发改委规定景区票价三年“禁涨期”,本意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如今“三年解禁”却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再加上景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就出现了“三年必涨”的怪现象。

  “门票经济”之路越走越窄

  有统计显示,中国内地所有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高于200元的约占11%,在100元至200元之间的占35%。去年9月,发改委曾公布两批下调门票价格的景区名单,共计174家,但其中多为冷门景区,5A级景区占比不到10%。

采访中,很多游客认为,景区“三年起码一涨,一涨至少三成”的周期性涨价很难让人接受。旅游专家也指出,现在欧美国家的景区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但我国门票价格却远远高于这一比例。从长远看,“门票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多数知名景区门票目前都已处于高位,如果景区只顾追逐眼前利益,继续提高门票价格,就会抑制游客的出游热情,最终危及整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专家认为,单一依赖“门票经济”的发展之路只能越走越窄,而囊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景区配套产业的“大旅游经济”才是良性发展模式。

  旅行社欲摆脱“景区依赖”

  景区涨价,让旅行社也很头疼。上海大通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长线旅游中,景区门票约占出团成本的20%;在短线旅游中,则要超过30%。景区涨价,旅行社的报价只能水涨船高,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客源的流失。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一轮涨价潮中,沪上多家旅行社都选择暂时不调整游线价格,高出的成本先由旅行社自行消化,目的是给予游客一段缓冲和适应期。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大通旅游负责人表示,面对景区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旅行社只能谋求转型。一些旅行社已开始逐渐减少传统的“全包式”观光团,向游客推荐“半自助”旅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旅行社只提供交通、食宿等服务,而景区的门票则作为自选项目,让游客自己选择是否花钱进入高价景区。这样,旅行社就能逐渐摆脱对景区的依赖,而游客也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

责任编辑:韩鹿佳

热词:

  • 景点
  • 门票
  • 再现
  • 三年必涨
  • 经济
  • 怪现象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