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要知难而进,积极利用各种国际相关场合大声的呼吁公平竞争,反对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反贸易制裁。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多。
4月8日,商务部召开“应对贸易摩擦”专题发布会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共遭遇12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22起,同比增长22.2%。去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案件,金额高达204亿美元。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发布会上指出,2002年至2012年,中国共遭遇外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736亿美元。
一年77起调查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77起,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共遭遇12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22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4起,涉案金额9.63亿美元。
针对近几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如此频繁,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出口总量猛增,持续的贸易顺差造成了国际总体贸易格局的不平衡,那些遭受到中国产品冲击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纷纷对中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二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导致整体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市场企业内部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目标过于大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输出的货物数量在急剧地增长,但是相关的质量和标准却没有及时跟上,比如在商品的包装上中国打上的是生产日期,而发达国家侧重的是使用日期,就在这种类似于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上,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不经意间便‘得罪’了别人。”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进向记者指出。
争端背后的“黑手”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指出,2009至2012年期间,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现涉案金额攀升,多种救济措施并用、贸易救济措施政治化、影响扩大化等新特点,中国已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贸易战愈演愈烈,这一方面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疲软有关,另一方面,中国外贸出口市场分布不够均衡,部分产品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大,部分企业经济不规范,也是产生贸易摩擦的诱因之一。”宋和平分析。
陈进表示,中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价格低廉的,数量庞大的低成本商品,给外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与之抗衡,渐渐没有了市场,企业开始入不敷出,裁员甚至走向破产倒闭,时间一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面对出现的问题,他们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一味地苛责别人,再加上一些利益集团和相关机构的不客观评价,对中国出口的商品采取一棒子都打死的策略,出现了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而产生了贸易争端。”陈进表示。
对症下药解决争端
面对贸易壁垒层层设限,当务之急是如何以更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姚坚强调,中国政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主张在世贸组织机制下,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并将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坚决维护我国企业合法利益,并再次重申了中国的四点原则立场:第一,中国政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第二,中国政府主张在世贸组织的机制下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第三,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包括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继续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等等。最后,中国政府将充分应用世贸组织规则坚决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
事实上,除了传统的防御角色外,我国也逐渐开始运用国际规则,对国内市场上以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口的产品采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累计发起反倾销调查203起、反补贴调查6起、保障措施1起。
王跃生表示,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要知难而进,积极利用各种国际相关场合大声的呼吁公平竞争,反对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反贸易制裁。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我国市场企业内部的相关机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此外,要与国际接轨,规范商品的相关指标,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